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如果未超过年利率24%,则属于合法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如果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法院将予以支持。
对于超过年利率24%但不超过年利率36%的部分,法律将其视为自然债务。这意味着借款人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偿还这部分债务。如果借款人自愿给予这部分利息,那么无需偿还;如果借款人未给予这部分利息,则无权要求借款人再次偿还。
然而,对于超过年利率36%的部分,法律一律不予保护。如果借款人已经支付了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借款人有权要求出借人返还这部分已支付的利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合法的借贷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24%。超过24%但不超过36%的部分被视为自然债务,借款人可以选择自愿还款或
民间借贷的借款合同中,逾期还款违约金最高为同期银行挂牌利率的四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规定,民间借贷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③违约金具有担保债务履行的功效,又具有惩罚违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程序中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4年6月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1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为规范执行程序中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王某婚前向李某借款50万元未归还,李某将王某诉至法院,法院判决王某偿还李某借款50万元及利息。该案进入执行阶段后,法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的相关规定,冻结王某及其配偶陈某的银行存款55万元。王某的婚前个人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