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合同不成立,那么有过失的一方当事人应根据缔约过失责任原则,赔偿另外一方所受到的利益损失;如果当事人已作出履行,则应当各自向对方返还已接受的履行。合同不成立是指当事人没有达成合意,常常在内容上并没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合同即使未成立,但当事人已经作出履行,则可以认为当事人通过实际履行行为达成了合意。
因合同成立主要涉及当事人的合意问题,因此一般不会产生违约责任的问题。
但是,如果当事人在订立合同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磋商;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情况或提供虚假情况的;
3、有其他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尽管不成立合同与无效合同都是在当事人订立合同过程中发生,但二者引起的法律后果却截然不同。合同不成立意味着当事人之间尚未形成合同法律关系,彼此互相不受合同条款约束。很显然,不成立合同可能会引起几种法律后果:
一是合同不成立,当事人也未实际开始履行,尚未造成财产后果的,当事人可以继续磋商订立合同,也可以停止订立合同;
二是合同不成立,当事人已开始实际履行,当事人既可以继续弥补订立合同手续,也可以停止订立合同。对于停止订立合同的,一方或双方因接受履行而取得的财产应返还给对方,因为此时当事人取得的财产无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依据,此外造成合同不成立有过错的一方赔偿对方的经济损失。合同无效标志着合同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一经被确认无效,当事人必须停止履行,不允许当事人协商继续履行合同,并引起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追缴财产的法律后果。
所以担保合同如果不成立,那么就有可能是双方在缔约合同中有过失,是谁造成了这个合同缔约的过失,这一方当事人它就必须要根据缔约过失的原则来承担缔约过失的责任,而且要承担对方在这次缔约合同过失中所受到的利益损失。
定金的担保作用及其特征。定金作为合同成立的证明和担保形式,其比例不得超过合同目标总额的20%。定金担保具有金钱质的特点,适用于双务合同和单务合同的债务履行担保,但不起于合同债务以外的债务履行。定金担保只能由被担保的合同的当事人设定,对双方都有担保效果
担保合同的定义、目的和从属性。担保合同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或在债权人、债务人和第三人之间协商形成的协议,以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担保合同的从属性表现在成立、处分、消灭和效力上,同时作为主合同的补充合同,责任财产和效力上有所补充。签假名担保需承担
共同保证的成立方式和特征。共同保证可以通过约定保证和法定保证产生,主要通过合同方式产生。对于是否多个保证合同构成共同保证,存在不同观点。德国法认为只有对同一债务的同一部分进行保证才构成共同保证,是狭义理解;而英国法认为基于同一或不同保证合同按份承担保
不安抗辩权的含义、性质和成立条件。不安抗辩权是一种延期抗辩权,允许一方在对方无法履行合同或有不能履行合同的风险时中止履行,直到对方提供证明其履行能力或担保为止。不安抗辩权的成立条件包括双务合同当事人一方应先履行义务且对方存在履行障碍。行使此权利需要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