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是双方基于自愿签订的协议,一旦签订即具有法律效力并受到法律保护。然而,由于某种原因,我们可能需要撤销合同。在赠与合同中,赠与人享有任意撤销权。然而,赠与人行使任意撤销权也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并且撤销权的期限也有限制。
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是指在未经公证的赠与或未履行道德义务的赠与中,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无需任何理由地撤销赠与。
根据《民法典》第658条的规定,赠与人享有任意撤销权的目的是为了使赠与人在达成合意的法定要件实现之前能够行使悔约权,以防止赠与人因情绪冲动或未经深思熟虑的情况下贸然将不动产等有价值的财物无偿赠与他人,从而遭受法律和财产上的不利。因此,赠与人是任意撤销权的主体。
根据《民法典》第658条的规定,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
为了确保赠与合同具有约束力并保护受赠人的利益,我国法律对赠与人行使任意撤销权设定了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时间条件和范围条件。
1. 时间条件:赠与人只能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行使任意撤销权。具体而言,对于动产,赠与人必须在交付之前行使撤销权;对于不动产和需要登记的动产,赠与人必须在登记之前行使撤销权。如果赠与标的物已经交付或登记,赠与人就不能撤销;如果部分已经交付或登记,赠与人只能撤销未交付或登记部分。
2. 范围条件:赠与人不能行使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权。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仅对赠与人负有法律义务,还负有赈灾扶贫救困的道德义务。为了维护这类赠与合同的稳定性和完成道德义务,法律明确规定了这些合同不适用于赠与财产交付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的规定。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之所以不得撤销,一方面是因为公证人员在解释和说明赠与合同时应当已经考虑周全,如果再授予赠与人任意撤销权,既会失去合同的严肃性,也会使受赠人处于不利地位;另一方面,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具有直接申请法院执行的效力,不得撤销。
撤销权的行使期限取决于行使撤销权的主体。如果是赠与人本人行使撤销权,则期限为1年;如果是赠与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行使撤销权,则期限为6个月。
根据《民法典》第663条的规定,赠与人可以在以下情况下撤销赠与: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未履行对赠与人的扶养义务;未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的撤销权必须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总之,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权只能在财产转移之前行使,并且只适用于未经公证的合同或未履行道德义务的合同。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权期限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根据行使撤销权的主体不同而有所差异,赠与人本人的行使期限为一年,而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的行使期限为六个月。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
一份房产遗嘱样本,立遗嘱人详细列出自己的财产情况,包括房产、股权和债权等,并指定了遗嘱执行人。为了避免继承人因遗产继承问题发生争执,立遗嘱人在特定日期立下本遗嘱,明确了遗产的处理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合同当事人行使撤销权的法定期限的相关内容。规定表明,当事人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后,需在一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否则撤销权将消灭。具体来说,期限是一年,且如果当事人明确放弃或已采取行动则撤销权也会消灭。
合同形式的规定和合同的生效条件。除了口头合同外,合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合同书、信件、数据电文等。书面形式的要求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必须确保合同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生效条件依法成立,并可能需要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此外,合同效力可以附条件或期
共有房屋的买卖合同有效性及定金合同的效力问题。共有人同意是房屋买卖的必需条件,否则可能导致买卖合同无效。定金合同属于担保合同,其目的在于确保卖方履行买卖合同。若买方有理由相信共有人有代理权,则可认定合同有效。本案中,陈先生未经授权出售共有房屋,需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