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的后果有哪些
时间:2023-12-11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合同解除的后果包括: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
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当具备法律规定的合同解除条件时,由于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
合同解除的特征
合同解除具有以下特征:
- 合同解除适用于合法有效的合同。只有在合同生效后,才存在解除的可能。
- 合同解除必须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合同一旦生效,即具有法律拘束力,当事人不得随意解除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
- 合同解除必须有解除的行为。当事人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时,必须向对方提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
- 合同解除使合同关系自始消灭或向将来消灭。合同解除后,要么视为当事人之间未发生合同关系,要么合同尚存的权利义务不再履行。
合同解除与附解除条件的合同有所区别:
- 附解除条件是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所加的限制性附款,而合同的解除不是合同的附款,可以基于当事人约定或法律规定发生。
- 附解除条件的合同在条件成就时自然解除,不需要当事人再有意思表示,而合同的解除仅具备条件还不能使合同消灭,必须有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
- 附解除条件的合同在条件成就时对于将来失效,而合同解除有些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债务相互抵销的含义
债务相互抵销是指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又互享债权,以自己的债权充抵对方的债权,使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等额内消灭。
债务相互抵销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 当事人双方必须互负债务,互享债权。只有当事人双方既互负债务又互享债权,才能发生抵销。
- 当事人双方互负的债务必须合法,若其中一方的债务不合法,则不能主张抵销。
- 按照合同的性质或法律规定不得抵销的债权不能抵销。
抵销制度一方面方便了当事人,节省了履行费用,另一方面在一方当事人财产状况恶化且无法履行债务时,抵销起到了债的担保作用。特别是当一方当事人破产时,通过抵销可以使对方当事人的债权迅速得到满足。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加盟连锁是否需要进行商标注册?
加盟连锁中商标注册的重要性和法律依据。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商标注册是特许经营的基本要素,未注册商标的特许加盟可能引发合同解除和赔偿等后果。商标具有唯一性和独占性,注册后企业才能享有专用权,避免商品来源混淆和影响商标信誉。商标的价值和评估也是
-
解除合同必须通知对方当事人吗?不通知会产生什么后果
合同解除时是否需要通知对方当事人的问题,并阐述了不同情形下单方解除合同的法定条件和流程。合同解除自通知到达对方时生效,不通知可能产生法律纠纷。当事人需要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合同解除权,确保合法合规。
-
合同违约方主张解除合同的限制
中国《合同法》中关于合同解除的规定,特别是针对合同违约方主张解除合同的限制。合同解除分为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约定享有解除权的合同当事人、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以及因违约行为导致合同解除等情形。作为违约方,不能主张解除合同。合同法定解除条件包括不
-
解除保险合同通知书的撰写要点
解除保险合同通知书的撰写要点,包括合同订立事实、违约事实、合同约定的解除权、明确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以及保留追究违约责任的权利。文章还提到了保险代理人合同解除通知书的范文及相关知识,包括解除合同的条件。当事人在解除合同的同时,应明确表达解除意图并保留追
-
合同解除的溯及力问题
-
合同作废的主体
-
建筑施工企业违法发包该如何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