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王某驾驶摩托车与刘某发生碰撞事故,导致刘某受伤。根据公安交警部门的认定,刘某完全负责该事故,而王某没有责任。然而,王某没有购买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和其他相关险种。因此,刘某将此事诉至法院,要求王某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根据此规定,王某既未投保第三者责任强制险,也没有过错,因此与该事故无关,责任应由刘某自行承担。
根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参照《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审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三条的规定,如果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方没有按照规定投保交强险,也不持有在规定施行前投保的尚未到期的其他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对交通事故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根据该规定,王某虽然没有责任,但由于未投保第三者责任强制险和其他险种,应在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一条的规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目的是保障受害人依法获得赔偿,促进道路交通安全。对于未按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行为,根据该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应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机动车,并通知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依法投保,并处以规定的保险费2倍的罚款。也就是说,未投保强制险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应承担的是行政违法责任,而不是民事责任。
关于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参照《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审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三条的规定,从维护交通安全和救济受害人的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从法理分析的角度来看,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该规定混淆了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的区别。未投保强制险应承担的是行政违法责任,而肇事赔偿是一种民事赔偿责任,不属于交强险责任限额内的民事责任。其次,该规定混淆了强制险与商业险的区别。在强制险施行前,投保的其他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是商业险,不属于强制险范畴。强制险与商业险是不同的,是否参保应基于自愿,不能因未投保商业险而承担任何责任。再次,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对当事人未投保强制险并没有具体规定,其他法律也没有相关规定。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是一种特殊的民事过错责任,应根据民法的一般原则处理此类案件。江苏高级人民法院作为一个地方高级人民法院,既无立法权,也无司法解释权,无权在法律之外给当事人设定义务。最后,让无过错且未投保车主承担本不应由其承担的民事责任,实际上是侵犯了一种法益来保护另一种法益,不仅缺乏公平性,而且违反了法律原则。
保险业的保单分类,介绍了S.G.保单、ITC保单、ICC保单、大保单、小保单以及预约保单等六种保单类型。其中,S.G.保单因与实际航运不符已废止;大保单是最正式的保险单据形式,国际贸易中使用广泛;小保单是简化的保险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预约保单则用于
失地保险的一次性缴费标准。对于已征地农民和新征地农民,根据不同年龄和情况,详细列出了养老保险金缴费档次和金额,并说明了缴纳条件及不在保障范围内的情况。此外,适龄劳动力年龄段人员可选择参加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其缴费与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可接续。
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的区别。自愿保险基于平等互利、等价有偿的原则,双方自愿订立保险合同;而强制保险则是根据国家法律和法规规定,特定人员必须参加的保险,范围受严格限制。如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通常为强制保险。
无牌照电动车被撞责任的划分。电动车分为非机动车和超标电动车,后者应行驶在机动车道上但需登记领牌。交通事故的责任划分取决于具体情况,机动车在特定情况下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对于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机动车方,需在最低保险责任限额内进行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