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缔结阶段,而违约责任则发生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后。
缔约过失责任是一种法定的损害赔偿责任,旨在解决没有合同关系的情况下,因一方的过错导致另一方信赖利益损失的问题。而违约责任可以由当事人自行约定,例如约定违约金、损害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和数额等。
缔约过失责任赔偿当事人的信赖利益损失,以尽量恢复到先前的状态;违约责任赔偿当事人的期待利益损失,目的是达到犹如合同全部履行的状态。在具体的责任形式上,缔约过失责任表现为单一的损害赔偿责任,而违约责任则表现为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和实际履行等。
基于违约责任而产生的损失赔偿原则上不能超过违反合同的一方在订立合同时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所可能造成的损失;而在缔约过失责任中则不存在这样的限制性规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之一,导致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 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 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
(三) 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故意或过失违背依其诚实信用原则所应尽的义务,导致合同未成立、被撤销或无效,从而给另一方造成信赖利益损失时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违约责任是指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即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所承担的法律后果。
综上所述,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是两种不同的责任形式,涉及的时间、性质和赔偿范围均有所不同。无论何种情况,只要违反了双方的约定,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离婚后丈夫未经许可擅自变卖夫妻共同财产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丈夫无权擅自出售共有房屋,出售合同无效。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全体共同共有人必须同意。对于无效合同,应当返还财产。第三方可追究丈夫缔约过失责任,要求退还购房款并赔偿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转让费退还问题的法律规定。根据该法,如果转让过程中存在缔约过失行为并给对方造成损失,转让费可以退还。退还转让费不等于违约行为,而是缔约过失责任。当事人需提供证据证明对方存在缔约过失行为,方可要求退还转让费。
出租人可以单方解除房屋租赁合同的各种情形。包括承租人未按照约定使用租赁物导致损失、利用承租房屋进行违法活动、未经同意擅自转租房屋、无正当理由未支付或延迟支付租金超过六个月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况。
一起汽车买卖合同纠纷案。胡某因**汽车公司的广告欺诈而提出索赔。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于汽车公司是否应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和缔约过失责任存在分歧。作者赞同第二种观点,认为汽车公司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因为其在缔约过程中存在价格欺诈行为,违反了先合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