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诉抗辩权,又称检索抗辩权或先索抗辩权,是指保证人在主债权人要求其履行保证责任时,有权要求主债权人先向债务人财产提起强制执行诉讼。在主合同债权债务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且主债务人的财产经过强制执行仍无法履行债务之前,保证人可以对主债权人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的特殊抗辩权。先诉抗辩权是一种延期的抗辩权,其行使结果是暂时延缓债权人的请求权行使,而不是消除该请求权。因此,它的作用仅仅是阻止请求权的行使,而不是消灭该请求权。
不安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且存在先后履行顺序的情况下,先履行一方在对方无法履行债务能力或未提供担保之前,有权中止合同履行的权利。规定不安抗辩权是为了有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通过合同进行欺诈行为,并促使对方履行合同义务。
顺序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且存在先后履行顺序的情况下,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债务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如果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传统民法上同时存在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的理论,但没有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概念。然而,我国民法典第526条首次明确规定了顺序履行抗辩权。顺序履行抗辩权适用于双方存在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主要适用于先履行一方违约的情况,这是它与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区别之处。
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在没有规定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一方在另一方未履行给付义务之前,有权拒绝先行履行的权利。
抗辩权是一种形成权,不受诉讼时效限制。抗辩权是用来阻止请求权的行使。诉讼时效是抗辩权的一种,一旦时间过去,就永远过去了,因此不适用于抗辩权。只有当对方提出某种请求权时,您才能提出抗辩权,如果对方没有提出请求,您就没有抗辩的必要。
然而,任何一种抗辩权都有其严格的适用范围,如果超过了范围,就属于对权利的滥用,因此必须加以限制。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几种典型抗辩权的适用范围,并对法定抗辩权规定了严格的法定条件。这些是对抗辩权行使的法定限制。
诈骗款的追缴问题。首先提及追缴赃款的法律依据,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追缴赃款赃物及其收益,以保护被害人权益。其次,被害人的损失认定及发还赔偿也涉及相关法律条文。最后,对于财产的保全措施进行了解释,强调查封、扣押效力及被执行人违规处置财产的后果。摘要介绍了文
担保人在行使先诉抗辩权时需要注意的四个要点,包括保证责任的明确约定、行使时间、行使条件以及先诉抗辩权的效果。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先诉抗辩权的防御性与阻却性、独立性与专属性两个方面的特性。担保人需明确只有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为一般保证时,
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即在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不履行或不符合约定时,后履行的当事人有权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先履行抗辩权的成立前提是双方债务在同一双务合同中存在互为对价关系。同时履行抗辩权允许在对方未履行债务时保留自己的给付,双方债务同时履行时,
抗辩权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学术上对抗辩权的定义存在差异,而我国的《担保法》则明确了狭义上的抗辩权。文章将重点讨论狭义上的抗辩权,包括不同种类的抗辩权如诉讼时效已过的抗辩权、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合同法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