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权人 > 借条盖公司公章是否有效?

借条盖公司公章是否有效?

时间:2024-07-04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9075
导读:借条中明确借款的时间、方式和金额,能够表达借贷双方的真实意愿,并且借款人在借条上签字后这样的借条有效,借条在本质上是借款合同,可以明确双方的借贷关系,也是出现纠纷维权的重要证据,当事人可以携带借条去人民法院起诉来维权。

一、借款人如何打借条有效

借条的内容不违法,能够表达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愿,这样的借条具备法律效力。

借款借条的书写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债权人姓名、借款金额、利息计算、还款时间、违约罚金、纠纷处理方式,以及债务人姓名、借款日期等要件。

借条应包括下列事项:借条名称、借款人名称、出借人名称、借款事由、借款金额、借款期限、还款日期、利息、借款日期、借款人签字按手印、开具日期、转账凭证等。借条标题名称应在纸张最上方中央,然后紧接着是正文内容,尽量不要标题和正文之间留下过多空白,以免内容有所增改。

借款人是指在信贷活动中以自己的信用或财产为担保或以第三方为担保向贷款人借款的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人。债权人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借款人和供应商。

借款在法律上是一种合同行为,是借款合同,是向他人借款,在还款日期返还本息的合同。借据是借款合同的简单形式。当然,多次借款后,可以累计补充借据。多次借款后,将所有贷款金额累计在一起补充借据,然后撕毁无效借据。

二、借条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一)要看借条写内容,如果没有写明还款时间,诉讼时效是从出借人要求还款之日起算3年。

(二)借条上写明还款时间的,则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算3年。

(三)借条上没有写明还款日期,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还款,债务人也可以随时向债权人还款。

(四)借条属于债务纠纷,只要债权人有证据表明在诉讼时效期间内主张过权利,诉讼时效便重新计算,但是诉讼时效最长不超过20年。

(五)原告仅有欠条这一单独的证据,在诉讼中的诉讼效力则相对薄弱的,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无法证明欠款发生的事由、真实性,胜诉是很难说的。但是,如果债务人当庭承认欠款事实的存在的话,就一定可以胜诉。

三、个人借款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金钱借贷应立借据或书面契约

法律上并未要求金钱借贷契约必须立字据,因为契约只要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件事情达成合意就巳成立。但是,为了杜绝事后纷争,最好借贷时就立好书面凭证,以免口说无凭,徒增困扰。

(二)金钱借贷书面记载要详明

借据或借贷契约,宜清楚载明下列事项:

1、借贷双方当事人的名称。

2、借款的全额与币别。

3、借款的期限。

4、利息的约定。

5、违约金的约定。

6、立据日期。

7、借款人的亲自签名。

借款人亲笔书写的借条是具备法律效力的,受法律保护,在借条中有明确还款时间的,借条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还款期满开始计算就可以,如果借条中没有写明还款期限,借条的诉讼时效会长一些,可以延长到二十年,二十年之后不能再向法院起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债权转让借条的有效性问题

    债权转让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借条的重要性。债权转让的有效性取决于债权转让协议的存在和签署。借条在债权转让中并非必需,但转让协议需书面通知债务人。债务人在偿还债务时应要求原债权人提供收条并签字确认以保护自身权益。《合同法》对债权转让的通知主体存在法律漏洞,

  • 欠条借条的法律效力

    欠条借条的法律效力。在我国法律下,借条只需借款人亲自签字或按手印即具有法律效力,无需第三方见证。第三方律师见证是对法律行为或事实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并证明的律师非诉讼业务活动。律师见证的流程包括接受委托、审查材料、见证法律文件制作和复制等步骤。律

  • 借款合同的法律效力及公证的作用

    借款合同的法律效力和公证的作用。借款合同依法成立即受法律保护,公证能增加合同保障。对于数额较大的借款,可采取抵押和担保措施。债权人应及时追索债务,借条合同可公证并强制执行。公证机关在办理公证时要确保合同真实合法,手续完备。

  • 如何使欠条具有法律效力

    如何使欠条具有法律效力。在书写欠条时需注意细节,如清晰书写、妥善保存、避免涂改等。此外,欠条需符合法律程序,并区分于借条。欠条范本中包括甲方、乙方身份证信息、借款金额、期限、利率等细节,以确保欠条具有法律效应。

  • 借条担保人签字的法律效力问题
  • 酒后驾驶被人敲诈写了借条怎么办
  • 三个男人签字可以借到高利贷吗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