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仲裁申请书
申请书应包括以下内容:申请人的个人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住址、电话、邮编等)或单位信息(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与职务、联系电话、邮编等);申请事项及相关事实与理由。
申请书应使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签字水笔书写,也可打印,但不得使用其他颜色如红色、黄色等,也不能使用圆珠笔、铅笔、毛笔等。
个人申请人应在申请书末尾签名或盖章,单位申请人应盖单位公章,公章及签名应为原件,不得复印。
2. 仲裁协议
仲裁协议可以是纠纷发生前或发生后双方单独签订的仲裁协议,也可以是合同中的仲裁条款。
3. 当事人身份证明
个人申请人应提供个人身份证或户口簿复印件,如果需要证明夫妻关系,还需提供结婚证等相关资料的复印件,并出示原件供工作人员核对。如果当事人中有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除了提供未成年人的身份证或户口簿复印件外,还需同时提交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证或户口簿复印件,并出示原件供工作人员核对。单位申请人应提供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原件、单位及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并出示原件供工作人员核对。
个人申请人应预先核查个人工商登记资料,单位申请人应预先核查单位工商登记资料,并向仲裁机构提交相关原件。
4. 代理人授权委托书
申请人可聘请符合规定的律师或其他个人作为案件代理人,代理人需向仲裁机构提交授权委托书原件。委托书应明确写明代理人的姓名、代理事项及具体代理权限,同时应提供代理人的身份资料。
授权委托书末尾应由授权人本人签名或授权单位盖章。
5. 证据材料及证据清单
提交的证据应附有证据清单。证据清单中应对提供的证据材料逐一分类编号,并简要说明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和证明内容,签章并标明提交日期。
(一) 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不包括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
(二) 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
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法人的住所地是指法人的主要营业地或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如果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内,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如果借款人和出借人在建立借贷关系时签署了有效的仲裁协议,借贷纠纷发生时可以按照仲裁协议的约定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提出仲裁请求。根据规定,没有签署仲裁协议或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况下,不得进行仲裁。
工伤认定的法定条件和程序,包括申请工伤认定所需的材料和流程、符合工伤认定条件的情形以及视同工伤的情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伤认定申请及办理流程、劳动仲裁的程序和时效等相关内容。为保证工伤认定的客观公正和简捷方便,制定了相应的工伤认定办法。
申请人因劳动争议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的仲裁申请书。申请人要求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金、拖欠工资及赔偿金、补缴社会保险费用以及支付工作期间加班工资。同时,文中详细列出了加班费计算详单,并提示在递交申请书时需递交的相关材料。
工伤后没有实际劳动关系的认定操作流程。当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职业病时,用人单位需申请工伤认定,提供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等材料。若缺少劳动合同或工伤缴费证明,职工需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确认后,可再次申请工伤认定。同时,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
诉前保全30日的含义和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问题。申请人必须在保全措施采取后的30天内提起诉讼或仲裁以避免财产解除保全。诉前保全申请需要满足特定条件,包括诉讼请求具有财产给付内容、情况紧急等。申请人需提交相关证据和材料,包括申请书、主体资格证明、担保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