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权和抵押权是担保债权实现的方式,是一种担保物权,与所担保的债权形成主从关系。它们都涉及支配和取得担保物的变价价值,并依照民法典等法律规定设定。与普通债权相比,质权和抵押权具有优先受偿性。此外,质权和抵押权提供的担保标的及所担保的债权都具有特定性。
1. 担保标的不同
(1) 质权:提供动产和权利作为担保标的。
(2) 抵押权:提供不动产、不动产用益物权及动产作为担保标的。
2. 成立要件不同
(1) 质权:质权的成立需要质物转移占有,质物的占有移转既是质权的公示方法,也是成立要件。
(2) 抵押权:抵押权的成立一般需要登记,但签订抵押合同并不需要抵押物的移转占有。
3. 担保的机制不同
(1) 质权:除了具有优先受偿的效力外,质权还具有对标的物或其权利凭证法人占有、留置效力。质权人可以直接控制标的物,从而对出质人施加压力,促使债务如期归还。这种留置效力是抵押权所没有的。
(2) 抵押权:抵押权是非占有性担保物权,通过优先受偿效力发挥担保作用。
4. 实行方式不同
(1) 质权:质权人在债权期限届满或约定事由发生而未受清偿时,由于已经占有标的物,可以直接变卖质押财产或以其他方式处分质押财产并受偿,无需司法程序。如果出质人认为变卖不公平,可以通过诉讼解决。
(2) 抵押权:抵押权人行使抵押权时,如果不能达成协议,通常需要通过法院申请拍卖或变卖抵押财产并优先受偿,而不能强行夺取抵押财产并变卖。
5. 优先效力不同
(1) 先设立并登记的抵押权:优先于后设立的质权。
(2) 可不予登记的抵押权:不得对抗在后设立的质权。
(3) 先设立的质权:优先于后设立并登记的抵押权或未登记的抵押权。
无论是质权还是抵押权,都是担保物权的一种,与普通债权相比,具有优先受偿性,并以担保债权的实现为目的。然而,它们在成立要件和担保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具体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担保物权的相关内容。担保物权旨在确保债权的实现,具有优先性,其设立旨在保证债务的履行。担保物权具有特定的特征,包括以确保债务履行为目的、设定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的特定财产上、以担保物的价值为内容以及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文章还提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担保物权的四个主要特征及其法律规定。担保物权旨在确保主债务的履行,赋予债权人对担保财产优先受偿权;只在特定财产上设定;以担保物的价值为内容,属于物权的一种;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担保物权的设立、无效情形、转移和消灭等相关法律规定。
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处理方式。当保证和物的担保并存时,债权人可选择担保方式。若无特别约定,两者都有清偿责任。若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保证人在其放弃范围内减轻或免除责任。债务人自己提供的物保中,保证人处于第二担保地位;而第三人提供的物保中,债权
重复抵押的定义及其合法性,阐述了重复抵押的价值和公示的重要性。文章指出,重复抵押充分利用抵押物的价值,为融资提供更广泛的渠道。我国法律规定超出抵押物价值的部分不可再次抵押,同时对于同一财产有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情况,规定了清偿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