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组织结构 > 股东大会 > 公司确认隐名股东之诉的规定有哪些

公司确认隐名股东之诉的规定有哪些

时间:2025-02-19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028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出资人完成出资的责任后,选择由其他人代其进行股权的登记,选择做隐名股东。隐名股东存在很多的法律风险,其中最常见的是股权确认的纠纷,那么公司确认隐名股东之诉的规定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一、公司确认隐名股东之诉的规定

1. 隐名股东实际出资的证明

根据《公司法》、《公司法解释三》等法律规定,公司确认隐名股东的股权应满足以下条件:

(1)隐名股东必须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已实际出资或认缴出资。仅依据股东名册、工商登记资料等是不够的,应充分考虑实际出资人的权益,以实际出资者为最终股权持有人。

(2)有限责任公司的其他股东半数以上明知实际出资人的出资情况。根据《公司法解释三》规定,如果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半数以上股东同意,要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更新股东名册、修改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的,法院不予支持。因此,其他股东明知隐名股东存在,即默认同意其持有股权。

(3)公司一直认可隐名股东以实际股东身份行使权利。这是确认隐名股东股权的实质条件之一。

(4)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二、隐名股东身份的认定

1. 与显名股东间的协议

虽然协议对公司没有约束力,但在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仍然有效。协议不仅是隐名股东约束显名股东的依据,也是证明隐名股东实际出资的有力证据。根据上海市高院的规定,如果协议未约定隐名股东为股东或承担投资风险,并且隐名股东未以股东身份参与公司管理或实际享受股东权利,法院将不认定双方存在隐名投资关系,而按债权债务关系处理。

2. 不实际参加公司经营

在实践中,有些隐名股东不参与公司经营,完全由显名股东负责,有些则以自己名义行使股东权利。公司的其他股东有权知道公司的投资人是谁。隐名股东以自己名义参与公司经营、行使股东权利,是公司和其他股东知晓并认可隐名投资行为的证据。因此,法院通常将隐名股东是否实际参加公司经营作为确认隐名投资关系的重要条件之一。

3. 无违法行为

中国法律对某些行业、企业的股东身份有限制。例如,外国自然人不得成为中外合资企业的股东。在实践中,一些人采取隐名投资的方式参股合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隐名股东提起确认之诉将不被法院认可,对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双方都存在较大风险。

三、隐名股东如何防范法律风险

1. 保证实际出资人享有股东权益

作为实际出资人,在与显名股东签订投资协议时,必须明确双方的关系,即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而不能规定为借款人和贷款人的关系。不同的约定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法律关系,对双方都存在风险。在签订隐名投资协议时应注意:

(A)在合同中明确隐名股东在实际出资后所享有的各项股东权益,包括实际持有的股份比例、出资金额、利润分配等,以规避风险。

(B)协议中应明确名义股东应承担的义务,如未经隐名股东书面同意,名义股东不得转让、质押或以其他方式处分公司股权。

(C)明确股东权利的行使方式。隐名股东要确保股东利益,必须明确约定股东权利的行使方式,如表决权、分红权、增资优先权等,显名股东必须按隐名股东意愿行使股东权利,以保障隐名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

(D)明确显名股东违约时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以确保在法律风险发生后,隐名股东对显名股东采取法律手段时有合同依据。

2. 防止显名股东擅自转让股权

除了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签订的隐名投资协议,隐名股东还应书面告知公司其他股东,以确保自己的股东利益不受侵犯。根据《公司法》相关规定,当显名股东经过其他过半数股东同意将其名下股权转让给善意第三人时,善意第三人拥有该股权的所有权。作为实际出资人,可以根据隐名投资协议要求显名股东返还转让股权所获得的收益,并要求其他股东承担侵权责任,以最大限度保护自身利益。在某些情况下,因个人原因不方便将投资事实告知公司其他股东的实际投资人,可以通过信托方式规避风险。此外,在签订隐名投资协议的同时,可以将由显名股东代持的股份进行质押担保,以防止显名股东擅自提供担保或转让股权。即使因法院执行或继承分割等原因需要变卖股权,隐名股东作为质押权人可以获得优先权。作为实际投资人,如果必须采用隐名投资形式,应尽量考虑周全,制定完善的隐名投资协议,尽量参与股东会议,最大程度避免法律风险,保护自身合法利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法规定的股东会职权

    《公司法》中股东会的职权。股东会作为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选举和更换董事、监事并决定其报酬、审议批准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报告、审议批准公司的财务方案、利润分配和弥补亏损方案、对公司注册资本、发行债券、合并、分立、解散等作出

  • 相关案例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关于齐某某公司与薛某光、安某某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纠纷案的公开宣判。法院判决原告齐某某公司与被告薛某光的股权转让协议有效,并要求被告安某某公司在一个月内办理股权转让变更登记。文章详细阐述了股权转让协议的生效条件、相关义务及法律责任,强

  • 股东大会决议发行公司债券的决议

    股东大会决议发行公司债券的相关内容。首先明确了决议的适用范围和决议事项,包括普通决议和特别决议。接着详述了股东大会决定发行公司债券时需包括的事项,如发行种类和数量、发行方式等。同时,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需满足资产条件、累计债券余额限制等条件。最后强调了发

  • 股权登记的法律程序

    我国《公司法》关于股权登记的法律程序。公司成立时,需在公司章程中载明股东信息,并签发出资证明书、建立股东名册及向工商机关登记。股权继受时,需修改相关记录并办理变更登记。股权登记形式包括公司章程、出资证明、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股权转移以股东名册记录为准

  • 股权投资基金委托管理协议
  • 公司未召开会议作出决定申请不成立是否支持
  • 隐名股东出资行为是否触犯相关法律
公司组织结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