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是否构成犯罪是追究刑事责任的前提。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以下三种情况应由司法机关对直接责任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后,丢失、涂改、隐匿、伪造、销毁病案和有关资料,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
(2)医务人员由于极端不负责任,致使病员死亡,情节恶劣已构成犯罪的。
(3)借口医疗单位发生医疗事故寻衅滋事,扰乱医疗工作正常秩序,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份健康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处罚。
医疗事故责任人应对受害人的损害及经济损失给予合理补偿,以体现民法中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平等的原则。我国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具体包括:
(1)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可根据事故等级、情节和病员的情况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2)医疗事故补偿费由医疗单位支付给病员或其家属,不得削减病员或其家属依法应享受的福利待遇和生活补贴。
(3)医疗事故导致病员医疗费用增加的部分由医疗单位承担。
对医疗事故的处理一般采取批评教育从严、惩罚处理从宽的原则,主要通过行政手段进行调解。如果调解失败,将由司法机构依法处理。医疗单位应根据事故等级、情节轻重、个人态度和一贯表现,给予以下行政处分:
一级医疗事故: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
二级医疗事故: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
三级医疗事故: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
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发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1年内提出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
病员死亡的,其家属应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15天内提出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如果需要尸检,应在病员死亡后48小时内提出,由所在地卫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门进行。
医疗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没有异议的,可以就处理方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区、县或医科大学申请处理。对该处理决定不服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接到处理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亦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所作的处理决定或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或复议决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我国的医疗事故处理过程中,医疗事故责任人将根据事故过错的严重程度承担不同的责任,轻者可能受到记过处分,重者可能面临执照吊销。除了支付赔偿金外,涉及犯罪行为的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因此保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
一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再次申请过程。申请人对先前鉴定的”诊治概要”、”分析意见”和”结论”表示不服,并详细列举了对鉴定结果的不同看法和依据。申请人认为鉴定结果不符合事实、不科学、不公正,特别是在医疗过程的常规遵守和告知义务履行方面存在问题。因此,申请
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及医疗行为责任豁免制度。医院对于医疗纠纷投诉有详细的接待规定和处理程序,包括病历管理、科室主任的职责、患者死亡后的处理、病历复印与封存、医教部门的角色以及答复患者的时限等。医疗行为豁免制度因医疗行业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鉴定结论需得到超过半数专家的一致意见,并详细记录每位专家的意见和讨论情况。专家鉴定组需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
定点医疗机构的申请书的撰写要求。包括填写方式、申请内容、机构类型选择、大型医疗设备清单的填写要求,以及提交时需附加的各种材料。同时,还提到了统计范围和单病种种类及价格目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