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医疗损害发生后,如果患者死亡,能接受做尸检尽量尸检,虽然死亡原因明确的案例、或医患双方对死亡原因没有争议的案例不需要尸检,但很多鉴定机构仍然以未行尸检明确死因为由退卷。
2.起诉时,尽量让法院暂不立案,在诉前调解阶段进行鉴定(也就是诉前鉴定),或通过双方协商委托、医调委委托鉴定,因为诉前鉴定没有审限,退卷后,容易说服法官重新委托鉴定机构或双方重新选定鉴定机构再委托。
3.与承办法官的沟通很重要,申请方应尽量博得法官同情,争取法官的耐心,让法官同意重新委托鉴定机构。林律师见过一个案件一共委托过8个鉴定机构来鉴定,最终还是被退卷,但是不得不称赞法官给予的耐心。法律是规定了审限,但是并没有退卷后只能再委托几次鉴定的规定,而且诉前鉴定有诉讼时效中止的效力。
4.退卷后如果没有说服法官重新委托鉴定机构,不建议让案件进入审判环节,直接撤诉为宜,这样还可以保留再次起诉重新申请鉴定的机会。但是撤诉不能中止诉讼时效,一定要注意人身损害的诉讼时效只有三年。
5.如果司法鉴定没有办法推进下去,而医疗损害的发生还在一年的时效内,建议撤诉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6.如果上述方法都行不通,可以研究一下鉴定机构不予受理通知书的退卷理由,寻找能够让法院认定医院责任的地方,如病历有瑕疵的情形,如未行尸检但医院未告知尸检事宜的情形,如医方不认可其他医院出具的死亡结论但又不能提出合理理由的情形。有上述情形的话,可以让案件继续审理,主张被告医院存在导致鉴定无法完成的过错(承担举证不能后果),可能争取到法院判决医院承担一定比例的赔偿责任。
8.请一个专业的医疗纠纷律师很重要,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形导致推进困难,有经验的律师可以在遇到各种问题后有预案来解决,能尽量让事情变得顺利,甚至让案件胜诉。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专业性强、争议大、矛盾突出,是民事案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医疗行为进行司法鉴定有利于准确判断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及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有助于法官划分责任,因此司法鉴定意见成为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的关键证据。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退卷的概率低很多,但它的申请时效只有一年,因为医学会不受理进入诉讼程序的申请。另外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大多即使死亡原因不明确也无需进行尸检即可申请鉴定,鉴定费用也低,不失为一个好的次选方案。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执行方式。包括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和法院要求鉴定三种方式。共同委托鉴定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当地医学会进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则根据医疗过失行为和当事人要求处理争议来组织;法院要求鉴定则是主审法官在必要时启动鉴定程序。
医疗事故鉴定的办理时限及相关流程。医学会在收到申请后的5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交材料,双方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相关材料。医学会在接到材料后的45个工作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鉴定书。鉴定流程包括核实身份、宣读纠纷原由、抽签、介绍专家组成员、当事人陈述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过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商时需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损害程度。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确认赔偿金额。如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中的违法行为应承担的责任。参与技术鉴定工作的人员,若接受财物或其他利益并出具虚假鉴定书,导致严重后果,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若情节较轻,其执业证书或资格证书将被原发证部门吊销。违法行为将依照刑法中关于受贿罪的规定进行处理,以确保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