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非所有产瘫病例都需要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只有在医疗纠纷发生后,并且存在必要性的情况下,才需要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1. 双方当事人陈述意见和理由
在规定的时间内,双方当事人分别陈述意见和理由。根据重大疾病的特殊性,患方先进行陈述,然后是医疗机构。通常情况下,每方的陈述时间为20-30分钟。在对方陈述过程中,另一方不得发言或反驳。在鉴定会上,双方陈述只是单方面的陈述,不同于法庭辩论。因此,即使对方的陈述与事实存在较大出入,甚至存在虚假陈述,也不应有过激行为。只有在专家组组长允许下,才能发言。
2. 专家组提问和现场医学检查
专家组成员根据需要可以提问,当事人应如实回答。必要时,可以对患者进行现场医学检查。通常情况下,在双方当事人各自陈述完毕并补充说明后,专家组成员根据各自专业的情况提出问题。对医疗机构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诊断、治疗、处置方式、用药选择和适应症、禁忌症等方面。对患者及其家属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既往病史、现病史、发病前情况以及医疗机构救治经过等方面。
3. 双方当事人退场
在双方当事人完成上述程序后,会告知双方当事人退场。医学会将在约定的时间内出具鉴定报告,并告知领取时间。在此期间,建议患者及其家属在退场时不要再向鉴定专家叙述情况,同时不要与医疗机构发生口角和冲突。既然大家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就不应通过非理性方式激化矛盾。
4. 专家组讨论
专家鉴定组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陈述及答辩等进行讨论。这是各个鉴定专家进行“闭门磋商”的过程,双方当事人不宜介入。
5. 鉴定结论形成
经过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并由专家鉴定组成员签名。对于鉴定结论存在不同意见的专家,应做出注明。医学会参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会的工作人员将记录鉴定会过程和专家意见。
需要注意的是,医疗事故鉴定虽然可以解决医疗纠纷案件,但如果有直接证据能够证明属于医疗事故,就不需要进行医疗事故鉴定。虽然医疗事故鉴定没有强制性要求,但如果认为有必要,仍可以申请进行鉴定。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时效以及相关的程序和规定。当事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尸检申请期限固定,患者死亡后应在48小时内进行尸检。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结论之日起15日内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医疗事故鉴定的办理时限及相关流程。医学会在收到申请后的5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交材料,双方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相关材料。医学会在接到材料后的45个工作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鉴定书。鉴定流程包括核实身份、宣读纠纷原由、抽签、介绍专家组成员、当事人陈述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过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商时需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损害程度。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确认赔偿金额。如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途径和计算标准。当发生医疗事故时,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争议,如协商无果,当事人可提起民事诉讼。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和残疾用具费等。患者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如确认为医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