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规定,医疗事故鉴定的结果需要在75天内出具。具体流程如下:
当事人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后,卫生行政部门应在10日内作出受理决定,并在5日内将相关材料交给医学会组织进行鉴定。
医学会受理鉴定后的5日内,应通知当事人准备相关材料。
当事人在收到通知之日起10日内,需要将相关材料提交给医学会。
医学会接到材料后的45日内,将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要认定医疗过错,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医疗过错必须发生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包括为此服务的后勤和管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
患者存在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人身损害后果。如果损害程度不及此程度,则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
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发生多因一果的情况下,需要具体分析各自原因与作用,慎重判定。
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时,医疗机构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包括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包括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如果有抢救急危患者的情况,需要提供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
需要提供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
还需要提供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其他材料。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的主要医务工作人员在接诊运输、登记检查、护理治疗诊疗等活动中,未尽到应有的措施和治疗水平或措施不当、治疗态度消极、延误时机,告知错误,误诊漏诊、弄虚作假错误干预等不良行为,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胡*斌因工伤导致的医疗事故案件。胡*斌在一家三甲医院接受手术后出现左肾萎缩问题,因医院丢失病历导致无法鉴定工伤致残等级。法院依据卫生部的相关规定,判定医院承担医疗事故责任,赔偿胡*斌共计80263元。胡*斌对伤残等级鉴定提出上诉,认为赔偿金额应更高。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时效以及相关的程序和规定。当事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尸检申请期限固定,患者死亡后应在48小时内进行尸检。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结论之日起15日内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行政诉讼的定义、作用以及相关的分类和可诉行为。行政诉讼是个人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受到行政诉讼法的规范。可诉行为包括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抽象行政行为等九种情况。而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行为包括医疗事故鉴定、火灾事故责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过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商时需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损害程度。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确认赔偿金额。如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