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是指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情况,将其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进行鉴定。若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且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则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进行鉴定。
(一)双方当事人在规定时间内分别陈述意见和理由,陈述顺序为患方先,医疗机构后。
(二)专家鉴定组成员根据需要可以提问,当事人应如实回答。必要时,可以对患者进行现场医学检查。
(三)双方当事人退场。
(四)专家鉴定组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陈述及答辩等进行讨论。
(五)经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专家鉴定组成员在鉴定结论上签名。对于鉴定结论的不同意见,应予以注明。
以下情况之一存在时,医学会将不予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申请:
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的情况下,医学会将不予受理。
若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受理该申请,其他医学会将不再受理。
若医疗事故争议已经通过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医学会将不再受理该申请。
若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除司法机关委托的情况外,医学会将不再受理该申请。
若医疗事故涉及非法行医导致患者身体健康损害的情况下,医学会将不予受理。
除以上情况外,还有其他卫生部规定的情形,医学会将根据规定不予受理。
总结:医疗事故鉴定程序需要依据医院或患者的申请来启动,也可以委托法院聘请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但在某些情况下,医学会将不受理鉴定申请,如当事人直接向医学会提出申请、涉及多个医疗机构且已受理、已经通过法院调解或判决、已提起民事诉讼、非法行医导致损害等情况。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
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文章介绍了诉讼时效的定义和规定,并详细阐述了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文章指出,医疗纠纷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权利人可从医疗侵权纠纷和合同违约纠纷两个角度选择诉讼案由。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和医疗鉴定流程,提醒患者及其
医疗事故争议鉴定的流程及相关事项。文章中,双方就手术方式和医疗过程存在争议,委托法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过程遵循法定程序,包括展示专家名单、执行回避制度等。最终,专家鉴定组在审阅病历和相关材料后,进行了医疗事故争议鉴定。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中的调解和法律诉讼问题。医疗机构应加强医患沟通消除误会矛盾。对于未调解成功的医疗纠纷可以进行司法鉴定明确是否为医疗事故并进行等级评估,涉及非诉讼案件的受理决定须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鉴定后,双方可进行法律诉讼,法院依法判决。当事人不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