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是指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情况,将其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进行鉴定。若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且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则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进行鉴定。
(一)双方当事人在规定时间内分别陈述意见和理由,陈述顺序为患方先,医疗机构后。
(二)专家鉴定组成员根据需要可以提问,当事人应如实回答。必要时,可以对患者进行现场医学检查。
(三)双方当事人退场。
(四)专家鉴定组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陈述及答辩等进行讨论。
(五)经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专家鉴定组成员在鉴定结论上签名。对于鉴定结论的不同意见,应予以注明。
以下情况之一存在时,医学会将不予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申请:
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的情况下,医学会将不予受理。
若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受理该申请,其他医学会将不再受理。
若医疗事故争议已经通过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医学会将不再受理该申请。
若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除司法机关委托的情况外,医学会将不再受理该申请。
若医疗事故涉及非法行医导致患者身体健康损害的情况下,医学会将不予受理。
除以上情况外,还有其他卫生部规定的情形,医学会将根据规定不予受理。
总结:医疗事故鉴定程序需要依据医院或患者的申请来启动,也可以委托法院聘请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但在某些情况下,医学会将不受理鉴定申请,如当事人直接向医学会提出申请、涉及多个医疗机构且已受理、已经通过法院调解或判决、已提起民事诉讼、非法行医导致损害等情况。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执行方式。包括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和法院要求鉴定三种方式。共同委托鉴定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当地医学会进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则根据医疗过失行为和当事人要求处理争议来组织;法院要求鉴定则是主审法官在必要时启动鉴定程序。
医疗事故鉴定的办理时限及相关流程。医学会在收到申请后的5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交材料,双方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相关材料。医学会在接到材料后的45个工作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鉴定书。鉴定流程包括核实身份、宣读纠纷原由、抽签、介绍专家组成员、当事人陈述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过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商时需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损害程度。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确认赔偿金额。如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医疗事故争议鉴定的流程及相关事项。文章中,双方就手术方式和医疗过程存在争议,委托法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过程遵循法定程序,包括展示专家名单、执行回避制度等。最终,专家鉴定组在审阅病历和相关材料后,进行了医疗事故争议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