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 > 医疗过错鉴定是否一定要尸检

医疗过错鉴定是否一定要尸检

时间:2023-08-23 浏览:4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1382
导读:不一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

医疗过失鉴定的尸检要求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当患者死亡后,如果医患双方不能确定死因或对死因有异议,应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如果具备尸体冻存条件,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必须经过死者近亲属的同意并签字。

尸检的必要性和时间要求

根据上述规定,只有在医患双方不能确定死因或对死因有异议的情况下才需要进行尸检。同时,尸检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因为超过48小时,尸体可能会腐烂导致无法进行尸检。

如果因患者一方的原因未能进行尸检,导致死亡原因不明,患者一方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考虑到医患双方在专业医疗知识上的不对等,患者的亲属可能会陷入悲痛之中。他们一方面希望为患者讨回公道,另一方面又不愿意破坏尸体的完整性。实际上,并非所有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发生后都需要进行尸检。因此,如何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尸检呢?首先,应在第一时间将病历封存,保存证据。然后,通过分析病历,看医患双方对患者的死亡原因是否存在争议。如果医患双方对死亡原因没有争议,可以不进行尸检。这样既不会影响维权,又不会破坏尸体。

医疗事故中的病历封存

病历封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按照法律规定应当书写完成的病历资料的封存,其次是按照法律规定应当复印给患者的病历资料的封存。封存是指在医患双方同时在场的情况下,将已经完成或部分完成的病历资料的原件或复印件进行核对。在这个过程中,患者一方需要注意哪些是法律规定应当封存的,哪些不是病历的组成部分,不可以封存的。同时,还要检查病历是否完整,是否缺少核心病历资料。核对完毕后,双方共同对病历的原件或复印件进行封存,并签字留档,由医院保存。复印是指在封存的过程中,将可以复印的病历资料都复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是可以复印的,尽量复印全面,为诉前的准备提供更多的资料。

当患者因不明原因死亡或发生医疗纠纷后,医疗机构有义务告知家属进行尸检以查明死因。如果家属拒绝尸检,必须签字确认(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口头告知并回复也是合法的)。如果医疗机构未履行上述告知义务,导致无法进行司法鉴定,医疗机构将承担因未进行尸检而举证不能的责任。然而,如果家属拒绝尸检,那么由患方承担这种举证不能的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存放时间的规定

    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存放时间的规定。患者死亡后,尸体应立即移至太平间存放,存放时间不得超过两周。未经医疗机构允许,严禁将尸体放置在太平间以外的地方。尸体处理需遵循一定程序,涉及尸检、家属处理等方面。医疗机构有责任暂时存放尸体,但太平间不是长期存放地。

  •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

  •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医患双方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协商调解具有成本低廉、效率较高的优势,但前提是双方遵守法律规定。如协商不成,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调查后给出处理意见,再次协商调解或建议患者或家属进行鉴定。

  • 医疗过错参与度主次责任的评定方法

    医疗过错参与度的评定方法,包括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下如何鉴定医疗损害结果与医疗过错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等专门性问题。医疗过错参与度被划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四种,根据不同的责任程度,对当事人的权利影响不同。

  • 医疗过错参与度的概念及其在医疗损害赔偿中的作用
  • 医院漏诊应承担多少责任?
  • 医疗纠纷必须要尸检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