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申请书应一式三份,包括申请人和病人的个人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还需提供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院号、住址、工作单位以及事故发生的时间。申请书还需陈述申请鉴定的理由,并在最后由申请人签字盖章。
该介绍信主要用于证明申请人的身份。
陈述意见书的目的是让申请人详细陈述事故发生的经过和相关意见。
需要提供病历或病历摘要,以及各种检查诊断报告单的原件或复印件。
如果进行过尸体检验,需要提供尸检报告。
如果有证人作证,可制作证人证言。证人证言需包括证人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工作单位、住址、联系电话,并详细描述证明的事实,包括时间、地点、事实经过,最后由证人签字盖章或在证词上留下指纹印。
如果之前进行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需要提供原鉴定报告书。
需要提供与医疗事故相关的物证。
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要求,可能需要提供其他相关材料。
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需要按规定交纳鉴定费。
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由以下情况决定:
1.若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则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鉴定费。
2.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预先缴纳鉴定费。
3.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
4.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支付。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对需要移交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
申请方向医疗争议发生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后向市医学会委托鉴定。市医学会接受委托后,对提交材料进行审核后,由医患双方进行抽专家,并在医学会组织下进行医疗事故鉴定。若直接到市医学会申请鉴定,则需由医患双方共同申请或由司法机关委托。鉴定结论将在双方材料收集齐全后的45日内发出。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当事人委托鉴定时需支付费用,如确认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支付,否则由当事人支付。鉴定费用根据参与鉴定的医学专家人数和鉴定级别而定。重新鉴定时不得再次收费。具体收费标准为市级鉴定费用2200元或低于此金额,省级鉴定费用则高于
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所需提交的材料。医疗机构需提交执业许可证复印件、医护人员执业和注册证原件及复印件、医方答辩材料、代理委托书、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原件和其他相关材料,包括封存保留的实物和检验报告等。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法律程序。首先进行医疗鉴定获得证据,划分责任;接着确认事故等级,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最后强调了申请时效的重要性,当事人应及时提出处理申请,否则法律不予保护。
医疗纠纷的解决程序。首先,医患双方应协商一致并申请鉴定,可向市医学会或医疗行政部门提交申请。医学会受理鉴定委托后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并交纳费用。随后,医学会从专家名录中选择专家组成鉴定组,并举行鉴定会听取双方陈述及提问环节。最终,专家讨论并出具鉴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