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双方均有权申请医疗过错鉴定。然而,在《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医疗机构只有在存在过错时才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并且患方需要承担举证责任。在医疗纠纷发生时,如果患方无法证明医疗机构存在过错,医疗机构将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医疗过错鉴定通常由患方提出申请。
患方提出医疗过错鉴定后,需要向法院提交证明医疗机构存在过错的鉴定材料;医疗机构也可以提供证据证明其无过错。提交材料后,法院将确定一个时间供双方进行质证。质证过程中,双方主要就材料的真实性是否有异议进行辩论,而无需辩论其证明力。
法院将材料移交给技术科后,技术科将确定一个时间,由医患双方共同选择一个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医疗过错鉴定。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可以通过抽签或摇号的方式来决定鉴定机构。
法院技术科确定鉴定机构后,将鉴定材料移交给该鉴定机构。鉴定机构收到材料后,会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一旦鉴定机构决定受理,将在鉴定前组织医患双方进行听证会,双方可以在听证会上提交材料并陈述各自的意见。
在鉴定过程中,如果鉴定机构认为双方提交的材料有遗漏,可以通知法院要求医患双方提交补充材料以完成鉴定。法院将通知医患双方提交所需的补充材料,并在质证后将材料移交给技术科,由技术科再将其移交给鉴定机构。
鉴定机构根据医患双方提交的材料和陈述,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并出具司法鉴定书,明确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的参与程度。
医疗过错责任纠纷的法律处理方式。医疗过错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在医疗领域以医疗事故居多。处理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协商解决,要求医院调查处理并达成共识;二是技术鉴定,向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三是重新鉴定、行政复议和诉讼,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在卫医发〔〕第19号未下发前,发生的医疗纠纷,申请期限需按当地规定执行。自1月14日起,申请期限从患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起计算。
医疗过错参与度的评定方法,包括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下如何鉴定医疗损害结果与医疗过错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等专门性问题。医疗过错参与度被划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四种,根据不同的责任程度,对当事人的权利影响不同。
北京某医院因医疗过错导致新生儿患三级伤残的纠纷。杨女士在该医院分娩时,因医院催产素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新生儿出生缺氧并患有多种疾病。经过鉴定和法院审判,医院需承担部分责任并赔偿患方经济损失和精神抚慰金共计数十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