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 > 医疗事故的等级有哪些?

医疗事故的等级有哪些?

时间:2023-11-11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1825
导读:1、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2、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3、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4、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医疗事故的等级及其分类

医疗事故的等级是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来划分的。根据《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规定,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

二级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三级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四级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

以下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

  1. 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病人生命而采取紧急医疗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2. 在医疗活动中由于病人病情异常或者病人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3. 在现有医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
  4. 无过错输血感染导致不良后果的。
  5. 因病人及家属方面的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6. 因不可抗力导致不良后果的。

处理医疗事故的程序

在发生医疗纠纷时,首先可以通过医患双方的协商调解来解决。如果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卫生行政部门会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并展开调查工作。调查结束后,卫生部门将给出处理意见,再次进行协商调解。

如果协商仍不成,建议患者或家属向三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如对鉴定结果不服,可以申请复仪或二级鉴定。如果仍不服,则可以申请复议和一级鉴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单位将根据鉴定结论和相关法规及制度进行相应处理。如果对处理结果仍不服,可以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规定,发生重大医疗事故后,医疗机构应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在需要调查病人死因的情况下,如遇不能确定病人死因或存在异议,应在病人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医疗事故的善后工作包括安抚病人及其家属,并及时支付赔偿款项。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赔偿金额的确定

    医疗事故赔偿金额的确定问题。赔偿金额没有具体规定,取决于患者病情伤残等级、康复和后续治疗等因素,长期护理费用可能高达上百万。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11项,每项都有明确的计算标准和办法,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规定。

  • 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存放时间的规定

    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存放时间的规定。患者死亡后,尸体应立即移至太平间存放,存放时间不得超过两周。未经医疗机构允许,严禁将尸体放置在太平间以外的地方。尸体处理需遵循一定程序,涉及尸检、家属处理等方面。医疗机构有责任暂时存放尸体,但太平间不是长期存放地。

  •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

  • 医疗事故住院期限及赔偿

    医疗事故住院期限及赔偿的相关问题。住院期限没有具体规定,赔偿数额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责任程度和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用等。医疗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用于解决劳动者因患病或受伤带来的医疗风险。

  •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 医疗事故的赔偿方式
  • 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要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