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伤残等级的分类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可分为以下四级:
造成患者死亡或重度残疾。
造成患者中度残疾或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造成患者轻度残疾或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具体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规定。
以下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
当发生医疗纠纷时,首先可以由医患双方进行协商调解。如果调解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后,会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有关医疗物品,并组织工作人员展开调查,形成文字材料。调查研究后,卫生部门会给出处理意见,并再次进行协商调解。
如果协商仍不成,可以建议患者或家属诉诸三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如对三级鉴定结论不服,可申请复议或二级鉴定。如仍不服,则申请复议和一级鉴定。根据鉴定结论和相关法规及制度,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单位会作出相应处理。如果对处理结果仍不服,可以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然,双方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而不必经过协商和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程序。
根据规定,发生重大医疗事故后,相应的医疗机构应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若需要调查病人死因,在病人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以确定死因或解决异议。在涉及医疗事故的善后工作中,包括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安抚工作,并及时支付赔偿款项。
一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再次申请过程。申请人对先前鉴定的”诊治概要”、”分析意见”和”结论”表示不服,并详细列举了对鉴定结果的不同看法和依据。申请人认为鉴定结果不符合事实、不科学、不公正,特别是在医疗过程的常规遵守和告知义务履行方面存在问题。因此,申请
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及医疗行为责任豁免制度。医院对于医疗纠纷投诉有详细的接待规定和处理程序,包括病历管理、科室主任的职责、患者死亡后的处理、病历复印与封存、医教部门的角色以及答复患者的时限等。医疗行为豁免制度因医疗行业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鉴定结论需得到超过半数专家的一致意见,并详细记录每位专家的意见和讨论情况。专家鉴定组需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
定点医疗机构的申请书的撰写要求。包括填写方式、申请内容、机构类型选择、大型医疗设备清单的填写要求,以及提交时需附加的各种材料。同时,还提到了统计范围和单病种种类及价格目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