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纠纷与医疗损害责任的认定需根据医疗事故的鉴定结果进行。医疗损害责任的认定适用《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而医疗事故责任的认定需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法规文件。
医疗事故损害责任案件需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而医疗损害责任案件可能需要司法鉴定。
医疗损害责任和医疗事故损害责任在赔偿项目、赔偿系数和赔偿数额上存在明显区别。
1. 赔偿项目:医疗事故损害责任包括11项赔偿项目,而人身损害责任包括12项赔偿项目,后者还增加了一项“死亡赔偿金”。
2. 赔偿系数:医疗事故损害责任需考虑责任程度、原发疾病、事故等级等因素,而人身损害责任需考虑过失参与度、责任程度、损害结果、因果关系、收入差异等因素。
3. 赔偿数额:由于上述差异,导致赔偿数额存在差异。其中主要差别在于“死亡赔偿金”。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及时向患者具体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明确同意。无法或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明确同意。医务人员未履行上述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
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无法取得患者或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对于医疗事故纠纷的责任认定,需由医疗鉴定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法处理。如果无法通过协商达成认定,可通过法律诉讼途径维护权益。
封存病历的法律程序和步骤。包括提出复印、封存申请的具体部门,不同申请人身份所需提供的材料,申请依据的法律条款,以及复印封存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医疗机构拒绝复印封存要求的应对措施,以及以影响治疗为由拒绝封存的情况处理办法。最后,文章
医疗过错参与度的评定方法,包括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下如何鉴定医疗损害结果与医疗过错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等专门性问题。医疗过错参与度被划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四种,根据不同的责任程度,对当事人的权利影响不同。
医疗过错程度分析案例中责任的认定问题。根据《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医疗损害责任属于用人单位责任,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医疗机构的赔偿义务是一种替代责任,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之间不存在承担连带责任的问题。在认定医方过失时,需要考虑医疗的紧急性与医疗尝试对
一起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法院判决被告医院承担一级甲等医疗事故责任,需赔偿患者余某和小桑的医疗、误工、丧葬等费用共计125万余元。案件背景为余某在被告医院分娩过程中发生医疗事故,导致她和新生儿小桑遭受严重伤害。法院认定被告存在重大医疗过失和过错,需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