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赔偿 > 其它医疗事故赔偿知识 > 医疗事故行政赔偿调解的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行政赔偿调解的法律依据

时间:2022-11-15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2441
导读: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适用有医疗损害赔偿案件能够适用《侵权职责法》的;《侵权职责法》 第五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组织及其医务人员有犯错的,由医疗组织承受赔偿职责,等。医疗损害赔偿的责任认定要件包括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须具备责任能力等。

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适用

1、《侵权职责法》的适用

根据《侵权职责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如果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组织及其医务人员犯有错误,医疗组织将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侵权职责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特殊体检或特殊治疗的情况,医务人员应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并取得患者的书面同意。对于不宜向患者说明的情况,应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书面同意。如果医务人员未履行上述义务导致患者受损,医疗组织将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侵权职责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于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无法获得患者或其近亲属的意见,经医疗组织负责人或授权的负责人准许,可以立即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

根据《侵权职责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如果医务人员未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导致患者受损,医疗组织将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侵权职责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如果患者受到损害,并符合以下情形之一,可以推定医疗组织存在错误: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与诊疗规范相关的限定;

(二)隐瞒或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三)虚构、修改或销毁病历资料。

医疗损害赔偿的责任认定要件

1、责任能力

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必须具备责任能力。医疗损害的行为人必须是医疗机构或其他医务人员。非医疗机构或非医务人员造成的损害可能构成侵权损害赔偿,但不属于医疗损害赔偿。

2、主观过错

医疗损害的主观过错表现为过失。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是过失性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如果没有过失,就不构成医疗事故责任。故意伤害患者在医疗过程中构成伤害罪或杀人罪,而不是医疗事故。医疗过失可以是疏忽或懈怠。

3、行为的违法性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才构成医疗损害。正常的医疗操作不属于医疗损害。

4、因果关系

医方只有在存在因果关系的情况下,才对其过失行为负损害赔偿责任。因此,患者的损害后果必须是医方的医疗过失所致。鉴于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因果关系的认定较为困难。因此,这类案件通常会交由医疗事故鉴定中心进行鉴定。在医学会主持下,随机抽取专家组成鉴定小组,对医患双方进行面对面的答辩,以确保医疗损害赔偿案件在因果关系的认定上公正、科学、准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的行政调解程序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行政调解程序。在医疗事故涉及民事部分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双方当事人请求下进行调解,遵循自愿原则并依据规定计算赔偿数额。调解过程中涉及手术风险告知书的效力、申请行政调解的条件和程序以及重大医疗事故的上级调解程序。如果调解不成功或一方反

  •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

  • 医疗事故的赔偿方式

    医疗事故的赔偿方式,包括协商、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处理申请和民事诉讼三种途径。赔偿数额考虑因素包括医疗事故等级、责任程度和患者原有疾病状况。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等。参与处理的患者近亲属的费用也按照规定进行计

  • 护士医疗事故的赔偿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护士医疗事故的赔偿责任。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该条例进行调解,考虑医疗事故等级、过失责任程度和患者原有疾病等因素来确定赔偿数额。若事件不构成医疗事故,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
  • 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途径
  • 医疗事故的法律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