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状应使用钢笔、签字笔或打印,并且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或复写纸。签名应使用钢笔、签字笔,打印的情况下则应使用手印。所有起诉状都应提交原件,原告应提交起诉状正本一份,并根据被告人数提供相应数量的副本(不得提交复印件)。起诉人为单位的应加盖公章,个人的应签名。起诉人为个体工商户的,应以营业执照登记的业主作为原告,并同时标明自己的身份。同时还应提供一份身份证明。证据的份数应与起诉状相同,起诉状、身份证明和证据均应使用A4纸。
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应由被告住所地或侵权行为地的法院管辖。
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其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和户口本等。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工商注册登记资料或社团法人登记证和质检部门编制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并提交法人代表的《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3、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的名称在讼争法律关系发生后有变更的,应提交变更登记的资料。
4、当事人为医疗纠纷中死者亲属的,应提交死者第一顺序继承人的证明及继承人基本情况的证明。
1、必须提交的立案证据
a. 证明医疗关系存在的证据,如交费单、挂号单、病历、出院证明等;
b. 受害人死亡孙、摹直系亲属提起诉讼的,应提交亲属证明、受害人死亡证明。
2、可以提交的证据
a. 受害人伤残的法医鉴定书、残疾等级评定证明书;
b. 医院诊断证明、医药费单据、残疾用具费、交通费单据、住宿费单据;
c. 受害人及其陪侍亲属的误工费证明、受害人及其陪侍亲属的经济收入证明;
d. 其他证据。
1、医疗费;
2、误工费;
3、陪护费;
4、住院伙食补助费;
5、残疾生活补助费;
6、残疾用具费;
7、丧葬费;
8、被扶养人生活费;
9、交通费;
10、住宿费;
11、精神损害抚慰金;
12、鉴定费。
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存放时间的规定。患者死亡后,尸体应立即移至太平间存放,存放时间不得超过两周。未经医疗机构允许,严禁将尸体放置在太平间以外的地方。尸体处理需遵循一定程序,涉及尸检、家属处理等方面。医疗机构有责任暂时存放尸体,但太平间不是长期存放地。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医患双方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协商调解具有成本低廉、效率较高的优势,但前提是双方遵守法律规定。如协商不成,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调查后给出处理意见,再次协商调解或建议患者或家属进行鉴定。
医疗纠纷诉讼中的赔偿请求相关问题。当事人可以根据致残、就医治疗、死亡等不同情况主张不同的赔偿项目,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等。此外,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有一定的上限限制。在医疗纠纷诉讼中,残疾赔偿金和被抚养人生活费的计算与医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