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文中,我们提到了许多事故在发生后,都会由专业部门对事故责任进行划分。医疗事故也不例外。但是,很多人对医疗事故责任程度的划分并不了解。下面,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事故责任程度的相关内容。
“责任程度”指的是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所占的责任比重,也是医疗过失行为与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之间的法律因果关系。在确定医疗事故赔偿金额时,责任程度是需要考虑的三个因素之一。
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完全责任指的是医疗事故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主要责任指的是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次要责任指的是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轻微责任指的是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根据法学理论,民事责任可以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五个档次。作为民事责任的一种,医疗事故责任的划分也可以参考这种方式。在司法实践中,通常采用法医学的“损伤参与度”分级标准来确定过错方的责任程度。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第一等级:死亡或后遗障碍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医疗过失行为的损伤参与度为100%;
第二等级:死亡或后遗障碍是医疗过失行为和既往疾病共同造成的,但医疗过失行为是主要因素,医疗过失行为的损伤参与度为75%;
第三等级:死亡或后遗障碍是医疗过失行为和疾病共同作用的结果,二者的作用程度相等,医疗过失行为的损伤参与度为50%;
第四等级:死亡或后遗障碍是医疗过失行为和疾病共同造成的结果,但疾病是主要因素,医疗过失行为的损伤参与度为25%;
第五等级:死亡或后遗障碍完全由疾病导致,医疗过失行为的作用可以排除在外,医疗过失行为的损伤参与度为0%。
以上就是对医疗事故责任程度分级内容的详细介绍。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相关知识。在遇到医疗事故纠纷时,最好寻求律师的帮助。实践证明,在律师的协助下,当事人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并增加胜诉的机会。手心网站为您推荐您所在地区的专业律师,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帮助。
保护受害人利益的诉讼时效起算标准。文章提出在确定诉讼时效起算时间时,应当以保护受害人的利益为出发点,更多地采用“知道”的标准而不适用“应当知道”的标准。考虑到专业因素,如某些药品的毒副作用损害难以被普通人了解,起算时间应考虑此特殊性。对于人身损害赔偿
不同领域人体损伤鉴定的标准及其适用范围。包括轻微伤、轻伤、重伤、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医疗事故分级标准等。文章详细说明了各类鉴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涉及法律、工伤、职业病等多个领域。同时,文章还涉及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和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等。
医疗机构监督管理的法律规定,内容包括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学术性和行业性社会团体的作用,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办公室的设立及其职责,医疗机构监督员的职责和权力,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执业活动的检查指导等方面。同时,也介绍了医疗机构评审制度和中医(
医疗事故认定依据中关于诊断失误的过错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问诊、检查、鉴别诊断等方面的过错情形,包括实施检查、未实施检查、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以及鉴别诊断等方面的具体错误。同时,文章也讨论了治疗失误的过错,包括治疗方法选择、治疗时机选择以及用药的过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