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赔偿的步骤及相关法律程序
时间:2024-05-13 浏览:5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第一步,鉴定医疗事故。第二步,由医学会给出医疗事故鉴定报告。第三步,根据条例规定的11项标准计算的医疗事故赔偿基数。第四步,计算赔偿总额。计算公式为:赔偿总额=上述11项所加总额×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的赔偿比例。第五步,保险公司或医疗机构根据确定的赔偿总额给予赔付。
医疗事故赔偿的程序及标准
第一步:医疗事故鉴定
医疗事故的解决可通过三种途径:双方自行协商、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关键在于进行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医疗事件首先由医院所在辖区的区县医学会进行初步鉴定;当事人对初步鉴定结果不满意时,可申请再次鉴定,市级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如果再次鉴定结果仍不满意,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做出最终裁定。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由医院承担,非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由患方承担。
第二步: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根据《条例》规定的11项标准计算医疗事故赔偿基数:
- 医疗费:根据患者因医疗事故遭受的人身损害所需的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若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按照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医疗服务设施、用药范围和诊疗项目等确定,一次性结算。
- 误工费:若患者有固定收入,按照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若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倍以上,按照3倍计算。若无固定收入,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 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根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统计局每年联合发布的标准确定。
- 陪护费:若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 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60周岁以上者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者不超过5年。
- 残疾用具费:若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 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根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统计局每年联合发布的本市在职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的2倍确定。
- 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者,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者,扶养20年,但60周岁以上者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者不超过5年。
- 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须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 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 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若导致患者死亡,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若导致患者残疾,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第三步:计算赔偿总额
赔偿总额计算公式为:赔偿总额 = 上述11项所加总额 × 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的赔偿比例。
第四步:赔付
保险公司或医疗机构根据确定的赔偿总额进行赔付。
以上是医疗事故赔偿的步骤及标准。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其他法律疑问,请咨询我们手心网站上的在线律师。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调整医患纠纷的法律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
医患纠纷的法律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全国人大颁布的《民法通则》、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文件。文章还介绍了二元制处理机制的问题,包括混乱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医疗事故鉴定的问题。针对医患纠纷处理的途径,提出了根据条例规定采取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
-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在发生医疗事故时应当承担的三种法律责任:机构自身的责任,需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相应处理;医务人员的责任,过错严重的需追究刑事责任;其他相关医务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者可被吊销执业证书。
-
女子整容死亡责任的法律规定
女子整容死亡责任的法律规定,涉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尸检程序、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措施等。法律规定需确定死因后确定责任归属,如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承担责任。整容失败者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就诊、收集证据并敢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过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商时需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损害程度。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确认赔偿金额。如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
主管人员瞒报疫苗安全事件的,会被开除吗
-
医疗事故是否构成犯罪
-
医疗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