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23日6时许,福建省永春县东平镇太山村村民李锦彬驾驶闽C-43215号大货车(该车在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公司泉州分公司投了第三者综合责任险,保额20万元)自永春县驶往龙岩,途经省道203线394KM+131m处时逆向行驶,与被害人陈作生驾驶的两轮摩托车发生碰撞,导致陈作生当场死亡、乘车人许金富受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两车严重损坏的损害结果。经认定:被告人李锦彬应负本起事故的全部责任。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李锦彬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致二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其行为造成附带民事诉讼五原告人的经济损失,应予赔偿。该车有投保第三者综合责任险,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公司泉州中心支公司系合同关系,属另一法律关系,与本案人身损害赔偿不存在因果关系,不属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因此作出下列判决:以被告人李锦彬犯交通肇事罪判有期徒刑三年,并于本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支付给附带民事诉讼五原告人171111元。同时,驳回附带民事诉讼五原告人要求保险公司在第三者综合责任范围内直接赔付责任。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对被告人李锦彬犯交通肇事罪定罪量刑没有异议,对保险公司是否承担直接赔付责任出现分岐,一种意见认为,该车有投保第三者综合责任险,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的规定,由保险公司直接赔偿受害者损失。第二种意见认为,虽然该车有投保第三者综合责任险,与保险公司形成的是合同关系,本案的交通事故是人身损害赔偿,保险责任赔偿是合同纠纷,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立法本意是要保险公司提前支付保险金及时理赔,并未将其作为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如果将保险公司作为此类事故赔偿责任的被告,那大量的因责任保险而产生的纠纷将涌向法院,保险公司将有打不完的诉讼官司,从目前司法实践来看,保险公司不能成为被告。为此,法院采取了第二种意见,驳回五原告人向保险公司直接请求赔偿权。
车辆未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时,保险公司是否应该赔偿的问题。文章解释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和条件,包括“道路”、“车辆”和“交通事故”的概念,以及构成交通事故的具体条件。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紧急避险行为与民事责任的关系,以及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相
关于无证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引发交通事故后,保险公司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的问题。争议集中在抢救费用以外的人身伤亡损失的赔偿责任处理上。根据法律解释和保险条例,保险公司只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承担垫付抢救费用的义务,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但对于其他损失,保险公司
买车时对方不过户的法律解决办法。首先,根据合同要求对方履行过户登记手续,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其次,未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责任由实际支配机动车辆的买受人承担,保险公司应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赔偿。
车祸保险的赔偿上限及相关规定。其中,交强险最高赔偿金额为11万+1万+2千,第三者责任险最高赔偿金额为20万,总计可达32万2千元。交强险在强制三责险中的赔付金额不区分责任大小均相同,只分为有责和无责两种情况。商业三者险是保险公司为第三者的损失承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