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所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和针灸、拔罐、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开展诊疗服务,以及中药调剂、汤剂煎煮等中药药事服务的诊所,中医药治疗率100%。
1. 至少有1名执业医师,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 持有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并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3年,且身体健康;
(2) 持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并依法注册执业,身体健康。
2. 若开展中药饮片调剂活动,需至少有1名具备资质的中药技术人员。
1. 房屋需相对独立。
2. 诊疗区域布局应合理,符合卫生学布局与流程。
3. 至少设置候诊区和就诊区。
4. 面积应满足功能需要,并根据开展的诊疗范围不同具备以下条件:
(1) 若开展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调剂服务,服务区域应相对独立。
(2) 若开展中医非药物疗法,应设立独立的治疗室。
1. 基本设备包括诊桌、诊椅、脉枕、紫外线消毒设备、污物桶等。
2. 需有其他与开展诊疗范围相适应的设备(包括中医诊疗设备)。
1. 应有各项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
2. 应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3. 应制定感染控制制度和流程,中医药技术操作符合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等有关规定。
个人举办中医诊所的人员应具有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并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三年,或者持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法人或其他组织举办中医诊所的,诊所主要负责人应符合上述要求。
1. 符合《中医诊所基本标准》。
2. 中医诊所的名称应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
3. 符合环保和消防的相关规定。
4.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单位和个人,也不得举办中医诊所。
私人医院法人变更的法律程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私人医院法人变更需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获得同意后进行。变更程序包括准备申请材料、提交申请、领取公司变更登记申请表、变更营业执照等步骤。在变更过程中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咨询专业人士意见
为了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公民健康,制定本条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对军队的医疗机构实施监督管理。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由国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当立即抢救。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转诊。而应分析医疗机构违反转诊义务的行为在造成损害后果中的原因力,从而准确的确定医疗机构应承担的责任。
《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经抗感染治疗,李某体温恢复正常。因李某还有枕秃和夜惊症状,暂未出院,在医院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