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定公司合伙人出资比例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为成立公司,股东出资的方式非常丰富,既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也可以用劳务出资。这样一来,各方的出资数额就不一定相同。因此,无论以何种方式出资,合伙人出资的方式、金额、期限,都应明确规定,只有明确规定了出资比例,在出现纠纷和债务的时候才便于划分责任,以免引起冲突。
2、确定合伙人的权利和义务
合伙人的权利主要包括:
共有财产权、合伙事务的经营权、表决权和监督权、合伙利润的分配权、查阅账簿的权利。
合伙人的义务主要包括:足额出资的义务、分担合伙企业的经营损失和债务、退伙后保守商业秘密的义务、竞业禁止义务
只有确定了各方的权利义务,公司的运行才能得到保证。
3、合伙人主体资格审查
即使是与亲戚朋友合伙,在成立公司之前,也应该要审查合伙人的资格,主要包括合伙人的人品、能力、家庭情况、资产情况、有无对外大额债务等。知己知彼,方能经营好公司。
在审查合伙协议合伙人主体资格时还应注意以下限制性规定:
(1)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成为普通合伙人;
(2)普通合伙企业中,合伙人为自然人的,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限合伙企业中,作为自然人的有限合伙人可以由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承担;
(3)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中,合伙人需要有相应的专业资质,如律师事务所中的合伙人需要具有法律从业资格;
(4)作为有限合伙人的自然人死亡、被依法宣告死亡或者作为有限合伙人的法人及其他组织终止时,其继承人或者权利承受人可以依法取得该有限合伙人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资格。
4、财务账单一定要厘清
合伙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如果财务都不清不楚,大家都不知谁贪污了谁,那么最终也一定是失败的。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财务账单如果出现问题,即使是亲兄弟也有可能反目成仇。
因此,成立合伙企业,财务问题一定要重视。把财务厘清了,即使出现财务纠纷,也能有据可依,不至于影响合伙双方的利益和感情。
1、与个人独资企业相比较,合伙公司可以从众多的合伙人处筹集资本,合伙人共同偿还债务,减少了银行贷款的风险,使企业的筹资能力有所提高;
2、与个人独资企业相比较,合伙公司能够让更多投资者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比如技术、知识产权、土地和资本的合作,并且投资者更多,事关自己切身利益,大家共同出力谋划,集思广益,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3、与一般公司相比较,由于合伙公司中至少有一个负无限责任,使债权人的利益受到更大保护,理论上来讲,在这种无限责任的压力下,更能提升企业信誉;
4、与一般公司相比较,理论上来讲,合伙公司盈利更多,因为合伙公司交的是个税而不是企业所得税,这也是其高风险成本的收益。
做生意就是做生意。不能有私情,合伙之前务必定好书面协议,切勿口头承诺。把与你朋友合作的条件、职责、权益、权利以及入伙、退伙、拆伙等等全部用书面协议写清。避免公司盈利或者出现亏损合伙人之间分配不均或者逃避责任。
应对企业悬空金融债务的对策。首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通过改革产权管理,加速金融企业产权的可交易性转变。其次,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诚信为原则,加强信息披露,建立个人信用及社会担保制度,完善维护信用制度的法律体系。这些对策旨在保障金融稳定和
隐名股东的股东权确认问题。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协议合法有效并得到双方认可,同时隐名股东参与公司经营并得到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和认可,是确认隐名股东身份的关键。即使隐名股东未参与经营管理,其股东权益也应受法律保护。
公司法人不让股东退股时的三种解决办法,包括股权转让、公司回购和减资。同时,文章还涉及公司辞退员工时的工资发放以及外包人员被辞退的赔偿方式。对于股东,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并咨询专业意见。被辞退的员工,工资应在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时一次性结清,而外
公司法人及股东的年龄是否有法律规定限制的问题。公司法中并未对法定代表人或股东的年龄做出限定,但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自然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通常要求年满18周岁。法人和股东在担责方式和行使权力范围上存在显著区别。法人需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而股东的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