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收购的会计处理是怎样的
时间:2022-12-01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收购方应当依据企业合并准则进行账务处理。1、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2、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股权收购的会计处理
1、收购企业的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合并准则,股权收购的目的是实施对被投资方的控制,因此收购方应按照合并准则进行会计处理。(1) 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根据《企业合并准则》,如果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的方式作为合并对价,应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如果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及承担的债务账面价值之间存在差额,应调整资本公积。如果资本公积不足以冲减差额,应调减留存收益。如果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应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确定股本,并调整资本公积。如果资本公积不足以冲减差额,应调整留存收益。在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时,应前提是合并前合并方与被合并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一致。如果合并前合并方与被合并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不同,应按照合并方的会计政策对被合并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2) 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在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中,购买方应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付出的资产、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以及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之和。如果支付非货币性资产作为对价,应将支付的非货币性资产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资产处置损益,纳入企业合并当期的利润表。
2、被收购企业的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合并准则》,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如果购买方通过企业合并取得被购买方100%股权,被购买方可以按照合并确定的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调整其账面价值。除此之外,被购买方不应因企业合并改记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如果被收购企业股东发生变更,应根据被收购股权、股份的比例调整实收资本明细科目。
3、被收购企业的股东的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当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将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部分股权。如果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经过其他股东过半数的同意。股东应向其他股东书面通知并征求同意,如果其他股东在接到书面通知后三十日内未答复,则视为同意转让。如果超过半数的其他股东不同意转让,不同意的股东应购买该转让的股权;如果不购买,则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如果有两个以上的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应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如果协商不成,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如果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有其他规定,按照公司章程执行。以上是对公司股权收购会计处理的具体分析,希望能帮助您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如果您遇到股权收购方面的纠纷,欢迎咨询我们网站的在线律师,让专业律师为您提供分析,并尽快解决实际问题。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变更登记程序及所需文件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变更登记的程序及所需文件。包括提交变更登记申请书、股东出资情况表、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证明、股东会决议、股权转让协议或股权交割证明、新股东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自然人身份证明、公司章程修正案以及可能的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书等步骤。最后需提交公
-
有限责任公司的收购方式
有限责任公司的两种收购方式: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文章详细介绍了收购流程,包括洽谈与初步了解、资产清理与调查、信息整理与分析、法律论证与依据、行政程序调查、收购实施方案、债务重组协议、谈判与合同签订、权利机构审议、部门批准与备案以及资产转移与登记变更等
-
分公司需要合并报表吗
因为分公司不是独立法人。合并会计报表是独立法人的母子公司,为了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期末以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编制的报表。不合并就是报表不实,涉及造假。设
-
股权收购的会计处理是怎样的
由于股权收购的目的是对被投资方实施控制,收购方应当依据企业合并准则进行账务处理。按照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前提是合并前合并方与被合并方采用的会计政策应当一致。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无形资产拍卖的规定是如何的
-
母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分别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
-
被收购公司的费用怎么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