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兼并企业应对流动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登记,编制财产清册,并核对损失和债权债务。对于盘亏和毁损的材料物资,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原材料、产成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等科目。对于盘盈的材料等,应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对于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还应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对于盘亏的固定资产,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对于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应转入清理。按固定资产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在清理过程中产生的收入和残值,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在清理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清理后的净收益,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科目。清理后的净损失,根据情况处理。如果是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如果是正常的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对于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按新旧程度估计的折旧额,贷记累计折旧科目,按重置完全价值减去估计折旧后的净值,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
根据规定转销盘亏、毁损的材料物资时,按收回的残料价值,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按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的数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对于非常损失部分,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对于一般经营损失部分,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按规定转销盘盈的材料物资时,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对于丧失法人资格的企业结束旧账时,应借记所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科目的余额,贷记所有资产科目的余额。对于保留法人资格的企业,可以继续沿用原企业账册,也可以结束旧账,另立新账。无论是继续沿用原企业账册还是另立新账,被兼并企业的净资产应全部转入实收资本。
被兼并企业应按照规定由法定资产评估机构对其财产进行资产评估。评估完成后,企业应调整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对于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和无形资产,应根据评估确认的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或贷记)相关资产科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科目。对于固定资产,应根据评估确认的原值与原账面原值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根据评估确认的净值与固定资产原账面净值的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科目;根据两者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累计折旧科目。
1. 对于丧失法人资格的企业,应借记所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科目的余额,贷记所有资产科目的余额。
2. 对于保留法人资格的企业,可以继续使用原企业账册,也可以结束旧账,新建账册。无论是继续使用原企业账册还是新建账册,被兼并企业的净资产应全部转入实收资本。
公司收购的流程。首先签署收购意向书,确定基本收购意向并进行相关准备。接着,收购方需要作出收购决议,目标公司召开股东大会放弃优先购买权。然后进行尽职调查,签署收购协议。最后,办理后续变更手续,包括股东变更、法人变更等。收购流程涉及法律和财务问题,需要谨
企业兼并的不同形式,包括购买式兼并、承担债务式兼并、吸收股份式兼并和控股式兼并。这些兼并方式各有特点,如购买式兼并是兼并方以现金购买目标企业的资产,承担债务式兼并则是兼并方接受目标企业的资产并承担其债务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目标选择适合的兼并方式
国有企业兼并中的债务处理发展历程。企业兼并面临买方市场的挑战,债务处理是重要问题。根据国家政策,债务应法定转移并由兼并方承继。解决债务负担的根本出路在于进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以提高国民经济素质。若仅在企业层面推进工作而不进
企业兼并重组的主要形式,包括承担债务式、出资购买式、控股式、授权经营式和合并式等。同时,文章介绍了企业兼并重组应遵循的自愿协商、符合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等原则,以及兼并重组的一般程序,如清产核资、提出可行性报告、协商达成意向性协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