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更方式不同。
股权收购因为股东变动须在相应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而部分资产收购不需要办理工商变更手续,如果收购的资产属不动产,须到房产部门办理过户。当然,若是收购目标公司全部资产,被收购企业须在相应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销手续。
2、承担债务不同。
股权收购后,股东应按股权比例承担相应比例的债务,而资产收购后目标公司的原有债务仍由其承担。
3、税收不同。
股权转让后,由股东缴纳增资部分的个人所得税,而资产转让后,由目标企业缴纳增值税、营业税等。
4、受影响的第三方不同。
股权收购中,影响最大的是目标企业的其他股东,而资产收购中,影响最大的是享有该资产权利的人,如担保人、抵押人、商标权人、专利人等,资产的转让须得到相关权利人的同意。
资产收购属于并购的一种形式。其程序和流程大致如下:
基础工作阶段:
1、制定公司发展规划
2、确定并购目标企业
3、搜集信息,初步沟通,了解目标企业意向
4、谈判确定基本原则,签订意向协议
5、递交立项报告
6、上报公司
7、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待得到同意的批复后进入第二阶段
具体并购业务流程阶段:
1、尽职调查
2、尽职调查报告报公司
3、审计、评估
4、确定成交价
5、上报项目建议书
6、并购协议书及附属文件签署
7、董事会决策程序
这个完成后进入第三阶段
注册变更登记阶段:
1、资金注入
2、办理手续
3、产权交接
4、变更登记
进行资产收购,也是企业对外扩张的一种方式,通过并购的形式,让企业能够不断的发展壮大。但是在资产收购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目标公司做出调查研究。一个是看目标公司是否具有被收购的价值,另一个也是要注意收购目标公司的资产是否容易,自身需要投入多少,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例情况如何。
被收购公司的注销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被收购公司在完成清算程序后,需组成清算组进行财产清理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等。若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则申请破产。清算结束后,制作清算报告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最后,持相关文件到工商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完成
国务院发布的新政策,即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其中明确取消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行政审核,除了借壳上市仍需严格审核外。新政策旨在降低并购重组成本,推动市场化并购浪潮。具体措施包括缩小审批范围、简化审批程序、发展并购贷款以及改革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的股份定
上市公司并购中如何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问题。主要措施包括正式评估并购重组,关联方回避表决,强化信息披露,以及成立独立委员会进行监督审批。其中,《跨省条例61-101》对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做了详细规定,包括评估机构的选定和职责、评估费用的支付、早期警报报告
公司被收购后期权的有效性及与之相关的内容。文中提到,期权池通常占据公司总股本的10%-20%,来源于创始人和投资人自己的股份,用于激励核心员工。期权受益人无需支付费用,且早期员工的期权覆盖范围较大。不合理的期权池比例和过高的期权池可能会带来财务成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