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然而,对于“定期”会计制度没有说明,这使企业在操作时有一定的随意性,使企业之间缺乏可比性。相比之下,国际资产减值准则对计提时间则作了明确说明,规定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估计是否存在资产可能已经减值的迹象。如此规定,避免了操作的随意性,使不同企业具有可比性。
正因为各项资产期末计价均采用“孰低法”,由此便产生了各种资产准备账户。所不同的是,它们的计价方法选择了不同的计量模式,现归纳如下:
(2)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存货
(4)委托贷款本金与可收回金额孰低法——委托贷款
(5)应收款项与估计可收回款项孰低法——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1)项中的市价是指在证券市场上挂牌的交易价格。对于(2)项中的“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对于(3)、(4)项中的“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以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和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中的较高者。“销售净价”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所发生的资产处置费用后的余额。
从现行的会计制度和颁布的准则内容来看,现有规定对有关资产减值计量模式缺乏统一的标准,因而可操作性差。现有准则中使用的计量基础包括有: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销售净价、市价等多个标准,在实际会计工作中难以掌握与运用。
《企业会计制度》制度规定:“处置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以及债务重组、非货币交易、以应收款项进行交换等,应当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但在实际操作时,存在如下问题,(1)计提了跌价准备的存货结转生产成本时,如何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2)在建工程完工转入固定资产时,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如何处理;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成果的计算考评,但在新制度中未予明确规定。
病假扣薪标准和误工时间的证明问题。对于因病因事请假的员工,根据工作年限给予不同的病假工资发放标准。医疗期的长短也根据实际工作年限和本单位工作年限有所不同。误工时间需要医院开具病假条作为证明,根据受害者的误工时间及收入水平确定误工费的金额。受害者因受伤
补办结婚证是否需要双方都去的问题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实际上,补办结婚证不需要双方都去,可以向原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或者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补领结婚证的条件和法律依据。
关于领结婚证的相关法律规定。未到法定年龄是不可以领结婚证的,男女双方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若登记结婚的男女双方未达法定结婚年龄的,应视为婚姻无效。此外,领了结婚证后一定要去居委会登记,因为需要基于生育的调控政策进行人口管
异地办理结婚证的方式和相关法律规定。办理结婚证需男女双方共同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同时,复印的户口簿不能用于办理结婚证,必须携带原件以及其他相关证件和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