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解散 > 公司法解释二:如何合法解散一家公司?

公司法解释二:如何合法解散一家公司?

时间:2024-01-20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5011
导读:第一条 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以下列事由之一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并符合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1、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2、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

公司解散的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司法实践,公司设立后并非永久存在。根据公司章程规定或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公司设立人可以宣布解散公司。然而,由于公司在运营期间建立了多方债权债务关系,公司的解散必须严格按照《公司法》第二百八十一条的规定进行。

公司解散的原因

根据最新的《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公司可以因以下原因解散:

  1. 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2. 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3. 因公司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
  4. 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被撤销
  5. 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予以解散

公司解散规定的变化

根据新旧《公司法》的对照,关于公司解散的规定发生了以下主要变化:

  1. 公司解散的原因进行了归并,将原来分散规定的条文合并在一个条文内,使规定更加清晰。
  2. 新规定将原来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的责令关闭扩大到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被撤销。这样的规定避免了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公司营业执照时是否需要责令关闭的争议。

公司解散与法人资格

解散是否导致公司法人资格终止因国家而异。在我国,解散并不意味着公司法人人格的终止,而是需要进行清算程序。只有在清算完成后,公司的法人人格才会消失。

公司解散的清算程序

除了因合并、分立而解散外,其他情况下公司都需要进行清算。通过清算,公司结束解散前的法律关系,分配剩余财产,最终消灭法人资格。

在清算期间,公司仍然存在,但只能进行与清算相关的事务,不得开展积极的经营活动。

注销登记的办理

公司解散必须经过股东会的同意。在解散后,公司的法人人格身份不会立即消失,而是需要先对公司的财产和债务进行清算。在提交清算报告后,才能按照法定程序办理注销登记。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注销及需要携带的材料

    公司注销的含义及条件,以及进行公司注销时需要携带的材料和具体流程。公司注销包括申请注销登记、提交相关材料、解散决议、工商局申请清算备案、办理税务完税证明等步骤。只有经过合法的清算、注销程序,公司才能从法律意义上消灭,免除相关责任。

  • 公司法董监高转让股份限制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转让股份的限制。规定中明确提出了转让的时间限制、比例限制以及可转让股份的计算方式等。对于新增股份的转让也有具体的规定,同时要求相关人员报告股份变动情况,违规者将面临处罚。

  • 公司司法解散的条件

    公司司法解散的条件,包括请求的主体、公司陷入僵局、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及其他途径无法解决公司僵局等方面。请求的主体必须是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主体必须符合条件;公司必须陷入经营管理的严重困难情形才能满足司法解散的条件;解散前需考虑其他途径无法解决

  • 股权转让合同的要点

    股权转让合同的要点,包括签约主体、股东会决议或其他股东的意见、前置审批程序、股权结构、公司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所受让股权的信息瑕疵以及合同相对方的承诺与保证等方面。在签订股权转让合同时,需要注意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 公司解散员工补偿的法律规定
  • 公司被法院判决解散后的注销程序
  • 公司裁员部门解散怎么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