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设立 > 公司制度 > 企业与企业之前能不能互相借款?

企业与企业之前能不能互相借款?

时间:2023-07-23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5055
导读:可以相互借款,但限于生产、经营需要。我国司法对企业之间互相借款行为支持的情况限于“为生产、经营需要”,所以企业之间是可以相互借款的。法律依据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1条“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的民间借贷合同,除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外,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企业之间的借款行为及法律事项

一、企业之间的借款行为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企业之间可以相互借款,但限于生产、经营需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1条规定,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的民间借贷合同,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根据该规定,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除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外,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自合同成立时生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签订借款合同需注意的法律事项

在签订借款合同时,需要注意以下法律事项:

  1. 借款行为和用途必须合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规定,如果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借贷关系不受保护。
  2. 借款合同要完整、有效和合法。借款合同应包括借款种类、借款币种、借款用途、借款数额、借款利率、借款期限、还款方式和违约责任等条款。特别是违约责任条款,对于督促当事人履行合同、保护当事人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3. 如果可能,借款合同最好有抵押物和(或)担保人,以确保合同的履约。
  4. 借款合同中的其他可能引起法律纠纷的条款要明确。

遵守以上法律事项,可以保障借款合同的有效性和当事人的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个人借款合同范本:企业向个人借款

    本文是一份贷款合同,涉及到贷款方、借款方和保证方之间的关系。借款方为了进行生产或经营活动向贷款方申请借款,并聘请保证人。合同中规定了贷款种类、借款用途、借款金额、借款利率、借款和还款期限等内容。还款资金来源和方式也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合同还包含了保证条

  • 民间借贷属于什么部门管辖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借款合同当事人一般是金融机构与法人企业之间的借款关系,确定管辖权时,可以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也可以由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民间借贷双方当事人一般为公民个

  • 民营企业常见的融资方式及其法律风险有哪些

    它以高息吸引借款以解资金的燃眉之急,但由于在合法的民间借贷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之间没有明显的法律界定,很容易使这种筹资方式陷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泥淖。前几年,河北孙大午案就是一个典型。一旦涉诉,只要银行动用司法措施主张权利,企业一时间就会陷入困境。

  • 企业之间相互借贷的形式有哪些

    通常,企业之间借贷的表现形式是双方以协议形式直接确定借贷关系,协议内容把借款数额、利息、还款期限、违约责任等都加以明确。企业之间借贷除了这种典型的表现形式外,在审判实践中遇到的表现形式还有如下几种:。此外,还有以买卖国库券,买卖企业债券或签订购销合同

  • 哪些借贷合同是违法的
  • 企业之间的借贷是否合法
  • 无效合同诉讼时效的一些争议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