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法第四章 监督管理
根据法定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标准的制定进行指导和监督,并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在标准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如果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出现争议,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由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机制进行解决。
如果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未按照法律规定对标准进行编号、复审或备案,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要求其说明情况,并限期改正。对于未公开执行标准的企业,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在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公示。
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有权向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投诉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公开受理举报、投诉的联系方式,并安排专人受理。对于实名举报人或投诉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告知处理结果,并保护其身份保密,根据国家规定给予奖励。
对于生产、销售、进口产品或提供服务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或企业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不符合公开标准的技术要求的行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对于生产、销售、进口产品或提供服务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查处,记录在信用记录中,并根据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公示。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未公开执行标准的企业,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改正。如果逾期不改正,将在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进行公示。
对于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不符合本法规定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改正。如果拒不改正,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将公告废止相关标准,并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总之,标准化法明确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标准的制定进行监督,并赋予任何单位和个人向行政部门投诉的权利。行政部门将对举报人保密,并根据相关规定给予奖励。
企业发行股票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条件。企业需要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持续经营能力,并满足其他一系列条件才能发行股票。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和公开发行存托凭证需要符合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包括市盈率定价、竞价确定法和净资产倍率法
中外合资银行变更股东的法律程序。根据规定,变更注册资本、机构名称、营业场所、业务范围、股东及持股比例或章程等需要向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申请批准,并提交相关申请资料。登记办理包括准备申请资料、处理股权变更、办理银行手续、验资报告和提交申请等步骤。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申请的程序及要求。首先,公司需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提出上市申请并获得核准。接着,提交上市所需的材料文件,包括上市报告书等。经过审核后,证券交易所在六个月内安排股票上市交易。最后,上市公司需公告经核准的股票上市相关文件及一些特定事项
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需要提交的文件和发行公司债券所需满足的条件。前者需要公司章程、发起人协议等文件,后者需要满足净资产要求、债券余额限制等条件。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还需符合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并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