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利用 > 个人转让著作权免营业税吗

个人转让著作权免营业税吗

时间:2023-06-03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5896
导读:营业税目前已经改成增值税,营改增政策早就已经开始实施,个人在转让著作权的时候也不需要缴纳增值税。在我国,免交增值税的项目除了个人转让著作权之外,像是残疾人个人提供相关的应税服务的,试点地区的纳税义务人签订的技术合同等,都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一、个人转让著作权免营业税吗?

营业税已经改为增值税,个人转让著作权不需要缴纳增值税,在我国,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

(一)个人转让著作权。

(二)残疾人个人提供应税服务。

(三)航空公司提供飞机播洒农药服务。

(四)试点纳税人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二、著作权转让合同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一)作品的名称;

(二)转让的权利种类、地域范围;

(三)转让价金;

(四)交付转让价金的日期和方式;

(五)违约责任;

(六)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

三、著作权包括哪些权利?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数字化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视听作品等的权利;

(十一)广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公开传播或者转播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使公众可以在其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十三)摄制权,即以摄制视听作品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虽然个人转让著作权不需要缴纳增值税,但还是要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转让著作权必须签订书面的转让合同,在著作权转让合同中要写清楚转让的权利种类,因为著作权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多的,特别要注意,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像是发表权,署名权,是不能转让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制度的意义

    中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制度的重要性。软件著作权登记虽非权利产生的必要条件,但具有多重意义,包括宣传产品、强化权利主张、促进版权贸易、合法经营和销售软件、证明自主知识产权、助力软件企业认证,并享受政策鼓励。登记有助于提升软件知名度和保护著作权,对软件

  •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伪书侵权案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伪书侵权案。原告指控被告文化艺术出版社冒用其名义制作并出版了一本名为《悬崖边的辩护》的书籍,同时被告图书大厦销售该伪书也构成侵权。被告辩称获得原告同意并由传记作家石X编写该书,不构成侵权。法院追加石X为共同被告,案件待进

  • 音乐许可合同

    音乐许可合同的主要内容。甲方拥有特定音乐作品的全部版权,与乙方(合法资质网络运营方)签署合同,授权其在特定网站以在线播放、下载方式传播该音乐作品,包括音频作品和手机彩铃。合同规定了许可使用方式、性质、期限和区域,并明确乙方不可再授权或分许可他人使用。

  •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原告孙先生诉被告****出版社侵犯其专有出版权一案。原告享有《镜·龙战》的专有出版权,但被告在其出版的《镜·破军》中使用了《镜·龙战》中的《神之右手》部分,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法院最终判决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三千元。

  • 著作权申报流程
  • 软件著作权变更申请的材料要求
  • 公司清算软件著作权如何处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