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利用 > 个人转让著作权需要哪些税费?

个人转让著作权需要哪些税费?

时间:2023-06-29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6022
导读:个人转让著作权的,此时是不需要缴纳税费的。在我国的个人的著作权转让的程序中,我国的法律法规是给予当事人一定的税收优惠的,此时是不需要交营业税,也是不需要交增值税的,但是著作权在转让的时候,一定要签定好相关的转让协议。

一、个人转让著作权需要哪些税费?

法律规定对个人转让著作权免征增值税。个人转让著作权,是指个人转让著作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著作,包括文字著作、图形著作(如画册、影集)、音像著作(如电影母片、录像带母带)。

个人转让著作权不交增值税,也不交营业税。个人转让著作权,是指个人转让著作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著作,包括文字著作、图形著作(如画册、影集)、音像著作(如电影母片、录像带母带)。

著作权转让是指著作权人将著作权中的全部或部分财产权有偿或无偿地移交给他人所有的法律行为。这种转让这种转让通常可以通过买卖、互易、赠与或遗赠等方式完成。移交著作权的著作权人称为转让人,接受著作权的他人称为受让人。

与许可他人使用作品不同,转让著作权的法律后果是转让人丧失所转让的权利;受让人取得所转让的权利,从而成为新的著作权人。

转让著作权俗称“卖断”或“卖绝”著作权。在允许转让著作权的国家,也只有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可以转让,著作权中的人身权是不能转让的。在有些国家,著作权转让必须通过书面合同或其他法律形式,并由著作权人或他的代理人签字,才算有效。在有些国家,著作权转让必须履行登记手续,才能对抗第三人。

著作权中的各种财产权可以分别进行转让。例如,将出版权转让给出版社,将表演权转让给表演团体,将录制权转让给音像公司,将播放权转让给广播电台,等等。即使是单独一种财产权,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方式分别转让给不同的人。例如,转让人将翻译权中的法文版翻译权转让给甲出版社,将英文版翻译权转让给乙出版社,将德文版翻译权转让给丙出版社,等等。

著作权转让也可以是分地域的。从不同国家的情况来看,著作权转让可以是永久的,即整个著作权保护期的;也可以是有期限的,即著作权保护期内若干年的。有期限转让与专有许可使用是有区别的。

二、著作权怎么转让?

著作权转让登记所需要的文件:

1、按要求填写的合同登记表;

2、合同复印件;

3、申请人身份证明。

转让流程:

提交申请→登记机构查询→登记机构受理→登记人员审查→登记完成

转让需提供的资料:

1、合同登记申请表并盖章;

2、转让或专有许可合同并盖章;

3、转让双方的身份证明文件:企业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并盖章;自然人提交身份证或护照等;

4、计算机软件登记证书的复印件

在我国的著作权转让的程序中,此时双方当事人之间,是可以采取有偿或者是无偿的方式,来变更著作权的所有权人的,在一般的情形下,双方之间都是采取有偿方式转让的,此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转让之后要及时的变更登记。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照片的著作权保护范围

    我国著作权法对照片的保护范围,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如署名权、修改权、展览权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著作权人拥有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多项权利,其中展览权和放映权等也适用于照片等视觉艺术作品。

  • 继承法规定的遗产范围

    继承法规定的遗产范围,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林木牲畜和家禽、文物图书资料、生产资料、著作权和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财产等。遗产必须是合法所得,非法所得不能继承。继承人需缴纳被继承人欠缴的税款并清偿债务,但超出遗产实际价值的部分

  • 著作权转让的法律意义

    著作权转让的法律意义。著作权转让是著作权人将全部或部分财产权移交给他人的法律行为,包括买卖、互易、赠与或遗赠等方式。转让后,转让人丧失权利,受让人成为新的著作权人,转让需书面合同或其他法律形式完成,并可能需履行登记手续。此外,转让必须是权能完整的财产

  • 我国法律对于版权转让规定的具体税率

    中国法律中关于版权转让的税率规定。个人转让版权根据收入额度减去费用后计算个人所得税,而企业转让版权则需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其中转让著作权使用权的增值税率为11%,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3%。同时,文章还详细解释了其他相关的税务处理。

  • 图片著作权人的界定及相关权利
  • 公证遗产的范围
  • 版权转让协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