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我国只要是侵权人可以证明商标权人没有使用注册商标的,此时不算商标侵权。在通常情况下,既然可以认定构成商标侵权,那么作为侵权人自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其中往往就是要求侵权人作出一定的赔偿。
在我国商标侵权行为中的免责情形
免责情形一:商标权人未使用注册商标
根据《商标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被控侵权人可以以商标权人未使用注册商标为抗辩理由,从而免除赔偿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法院有权要求商标权人提供过去三年内实际使用该注册商标的证据。如果商标权人无法提供证据证明在过去三年内确实使用过该注册商标,同时也不能证明因为侵权人的侵权行为给自身造成了损失,那么侵权人将不承担赔偿责任,即免责。
免责情形二:销售者合法取得并能证明提供者
根据《商标法》,销售者在销售商品时,如果能够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且能够说明商品的提供者,那么即使销售的商品存在商标侵权行为,销售者也不承担赔偿责任。销售者可以通过提供进货商品的发票、付款凭证以及其他证据,证明商品是通过合法途径取得的。此外,销售者还需要提供进货商品的提供者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以及其他线索,并且能够查证属实。
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理
商标专用权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财产权,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理在《商标法》中有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协商解决
当商标侵权纠纷发生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如果协商不成或当事人不愿意协商,可以采取其他法律途径解决。
起诉或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商标侵权纠纷。
法院起诉
如果当事人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将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处理。法院可以依法判决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制造侵权商品的工具,并可处以罚款。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如果当事人选择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商标侵权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情况下,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可以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制造侵权商品的工具,同时可处以罚款。
司法强制执行
如果侵权人在期满后不起诉或不履行处理决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调解和诉讼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处理商标侵权行为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调解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如果调解不成,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综上所述,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理根据不同的法律关系进行,合理、适宜、严密而又层次分明,明确了权责分明的原则。在商标侵权诉讼中,侵权人可能会以商标权人在最近三年内未使用该商标为抗辩理由,商标权人需要承担举证责任。如果商标权人无法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有使用过该商标,最终可能导致侵权人不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