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包括立即停止销售侵权商品,没收并销毁侵权商品,没收并销毁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和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
2. 处以罚款。
3. 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 在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的情况下,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2.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投入市场。这种行为在理论上也称为“反向假冒”行为。
3.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销售者如果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能说明提供者的,且对该商品的侵权事实不知情,将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销售者的主观明知是商标侵权行为的要件。
4. 伪造或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这种侵权行为涉及商标标识的制造和销售两个方面。
5. 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这包括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装潢,误导公众;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或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通过该域名进行有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活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
一旦发生商标侵权行为,首先需要承担的是民事责任,包括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其次,还需要承担相关的行政责任,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措施的影响;情节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关于侵权商标的相关法律处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使用相同商标,若情节严重,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款。对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或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同样有相应的法律处罚。具体刑期和罚金视情节严重程度
侵犯商标权的罚款标准及相关规定。包括侵权行为的处理、商标侵权纠纷的赔偿数额争议、商标专用权的保护、网络侵权行为的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当发生商标侵权行为时,当事人可以协商或起诉,侵权者可能面临罚款、销毁侵权商品等处罚。赔偿数额可根据侵权获利或被侵权损失计
商标权的注册在先原则,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确定了商标注册申请的先后顺序原则及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初步审定公告以申请在先为原则,商标注册申请会依据不同情况处理。同时,介绍了商标权的取得方式分为原始取得和传来取得两种形式,详细解释了这两种方式的概念及具体实
售假与商标侵权的区别。商标侵权指未经商标权人许可,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商标等行为;售假产品则指冒用其他品牌名称进行伪造或质量低劣的产品。法律对于这两种行为有不同的处罚措施,包括赔偿、罚款、责令改正和追究刑事责任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