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被控侵权产品与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是否构成相同或者相近似,可以认定侵犯外观专利的行为,即这样认定外观专利侵权:
1、确定被控侵权产品的相应技术特征。也就是根据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对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进行对应的分解。
2、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3、将经过分解后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与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进行一一对应的比较。
外观设计的侵权判定,首先根据外观设计的保护范围即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其次是确定外观设计与侵权产品是否属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产权,最后是对于外观设计分别进行整体与局部的对比。
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目的,在于防止不正当的竞争,防止抄袭、仿冒行为的发生,这就要求生产者在设计其产品的外观时,应当尽量与其他生产者的产品的外观区别开来,使消费者不致混淆、误认、误购。因此,以普通消费者的眼光和水平为尺度,判断产品外观设计是否相同或者相近似是较为合理的标准。
1、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一般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因为过错而实施的、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和侵权责任一般构成要件以认定的侵权行为,特殊侵权行为,是指基于法律的特别规定,而不以行为人具有主观过错、适用无过错原则或过错推定原则归责的侵权行为。
2、单独侵权行为和共同侵权行为:这种分类是根据侵权行为人的人数多少划分的侵权行为类型,一人即为单独行为。
3、积极侵权行为与消极侵权行为:这种分类是基于行为的主观行为所作的分类,行为人以作为形式造成的侵权就是积极侵权行为,而行为人的无意识行为造成的侵权就是消极侵权行为。
满足法定条件可以认定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侵权行为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按照侵权行为人的个数,可以将侵权行为分为单独侵权和共同侵权;按照行为人主观行为,又可以分为积极侵权和消极侵权,不管是哪种侵权,只要有损害的后果产生,就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外观侵权中的赔偿问题。根据《专利法》规定,赔偿数额需根据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的利益来确定,若难以确定,可参考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侵权方如拒绝赔偿,权利人可起诉并申请强制执行。赔偿是外观侵权案件中的重要法律问题,需引起重视。
外观专利证书的申请流程。在申请阶段,需提交请求书、图片或照片等文件;审查阶段,审查员会针对形式问题和专利保护范围进行审查;授权阶段则包括缴纳费用和获得专利证书等步骤。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
外观设计专利的价值评估方法。外观设计专利的价值与其产业应用密切相关,并取决于其所能带来的利润和价值,同时也需要考虑其防御和战略性价值。评估外观专利通常采用与参照物对比的方式,通过分析成本、销售和利润等因素计算价值。然而每个专利都有其独特性,因此外观设
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