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设计专利权和著作权的取得方式不同。外观设计专利权由权利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并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著作权则在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向国家版权局提出的版权登记可作为著作权归属的初步证明。但差别在于,版权登记不向公众展示,且版权登记不能直接证明作品拥有独创性。
就“保护期限”而言,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申请日起十年。著作权若是法人作品则是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明显长于外观设计专利权。
就“保护范围”而言,外观设计的保护范围以专利授权文本中的照片或图片为准,且受保护的产品必须与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属于相同或相近种类。而著作权不对涉诉侵权产品做任何限制,只要侵权产品抄袭了作品的表达方式,就可能构成侵权。著作权强调表达,不涉及具体产品,保护范围比外观设计专利权更大。
但在“维权难度”方面,著作权维权要更难一些。外观设计产品的侵权认定中,权利人对专利产品的排他性强,无论被诉侵权人是否接触或自主研发,都可以构成侵权。著作权则需要权利人举证“侵权 实质性相似”,即举证被诉侵权人曾经接触或可能接触作品,再经过比对达到实质性相似。因为著作权认可不同主体独立创造出相同或类似作品,若被诉侵权人能证明被诉侵权产品是自己独立创造,则不会构成侵权。另外,外观设计专利权在认定时,直接依据专利权证书或评价报告认定是否侵权。著作权在认定时,即便权利人提供版权登记证书,法院也需再次确认涉案作品是否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是否有独创性。所以,在维权难度上,著作权权利人承担的证明责任更重。
著作权还有外观设计的专利权是两种不同的权利,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权利认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由权利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并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著作权则在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向国家版权局提出的版权登记可作为著作权归属的初步证明。
违禁物品在著作权法下的保护情况。根据著作权法规定,违禁物品也可以享有著作权保护,但一些作品如时事新闻、法律、法规等不享有著作权保护。著作权保护的主体包括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其中公民、法人、非法人单位、外国人和国家都可以是著作权人。特殊情况下的作品著作
版权和商标权是知识产权的一部分,但两者有很多区别,不能替代使用。著作权的主体可以是个人、法人或非法人单位,而商标权主要是法人。著作权的取得是自动产生的,而商标权需要国家行政机关的确认。著作权的标的物是文学、艺术和科学等作品,商标权的标的物是使用于商品
在我国,版权就是著作权,没有区别。版权的取得有两种方式:自动取得和登记取得。在中国,按照著作权法规定,作品完成就自动有版权。在学理上,根据性质不同,版权可以分为著作权及邻接权,简单来说,著作权是针对原创相关精神产品的人而言的,而邻接权的概念,是针对表
著作权人与作者的区别在于,著作权人不一定是作者,但作者一般都是著作权人。例如职务作品的作者是员工,但著作权人是公司。综上所述,著作权人不一定就是作者,著作权的归属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例如由法人或者非法人主持的,作者代表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意志所创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