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人的权利有哪些内容?
时间:2023-06-10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对于专利人来说,享有禁止权,许可权,转让权,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他人不能随意使用该专利,专利权人有两种,一种是专利权所有人,一种是专利权持有人,专利权需要去专利机构进行申请才享有。
专利人的权利
禁止权
专利权人享有禁止他人制造、使用、销售专利技术的权利。
许可权
专利权人有条件地允许他人使用其专利技术的权利。
转让权
专利权人有权依法对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进行转让的权利。
其他权利
专利权人享有其他与专利相关的权利。专利权人是指享有专利权的主体,包括专利权所有人和持有人。专利权的性质是对自己的专利有任意的处置权。只有获得专利权人的授权,他人才能使用该专利技术,这体现了专利的专属性。当专利权人将专利转让后,就会涉及到专利权人的变更。
保护专利权的规定
专利权的保护是指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对自己的发明创造的排他独占权的广义概念。专利申请授权后,专利权得到保护,但在专利申请日至授权之间的保护程度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以发明专利申请为例,从申请日到申请公布之前,处于保密阶段。在这一阶段,保护表现为对与该发明专利申请相冲突的后续申请将失去新颖性,无法获得专利权。从申请公布到授予专利权之前,处于临时保护阶段。在临时保护阶段,申请人虽不能起诉未经其许可实施其发明的人或禁止其行为,但可以要求对方支付适当的使用费。如果对方拒绝支付费用,申请人可以在获得专利权后行使起诉权。在这一阶段,申请人只享有有限的独占权。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0年,计算起始日为申请日。专利权期满时,应及时在专利登记簿和专利公报上登记和公告,并将专利申请文档转入失效库。专利权人享有禁止他人使用该专利的权利,但专利权并非永久的。专利权受到一定期限的保护,发明专利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为10年。不论是哪种专利,保护期限都从申请日开始计算。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专利强制许可的公共利益
专利强制许可的公共利益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在国家紧急状态或公共利益需要时,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此外,为了公共健康目的,专利局还可以对药品专利进行强制许可并出口到符合国际条约规定的国家或地区。如专利权人不服决
-
发明专利的转让合法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关于发明专利转让的合法性。根据法律规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进行转让,但转让必须遵守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并办理相应的手续。转让过程需通过书面合同进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从登记之日起生效。
-
技术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技术合同法在新《民法典》生效后的适用范围。新《民法典》生效后,相关的司法解释和技术合同法条款将失效或被替代。技术合同法适用于法人、公民之间关于技术开发、转让、咨询和服务等方面的合同,以及中外企业间的技术合同。但承包合同及涉及外国企业或个人与内地法人和
-
使用许可协议
根据相关法律,双方就销售事宜达成的使用许可协议。协议内容包括授予使用许可的范围、限制、服务及许可方提供的服务等条款。协议规定,许可软件仅供被许可方内部使用,为其子公司或附属公司提供信息服务,禁止第三方使用、出售、租赁等。许可方将提供许可程序、资料、安
-
外观专利侵权的协商赔偿
-
专利侵权纠纷的财产保全程序
-
等待实审提案专利是否可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