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中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政保护,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中直接提供互联网内容的行为适用著作权法。
本办法所称“互联网内容提供者”指的是在互联网上发布相关内容的上网用户。
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对侵犯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适用《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
侵犯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由侵权行为实施地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管辖。侵权行为实施地包括提供本办法第二条所列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的服务器等设备所在地。
记录应当保存60日,并在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查询时予以提供。
著作权人的通知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互联网内容提供者的反通知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著作权人的通知和互联网内容提供者的反通知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若通知和反通知不具备本办法第四条、第五条所规定内容,视为未发出。
对于侵犯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以下行政处罚措施:
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等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通过互联网向公众传播其表演或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由国家版权局和信息产业部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2005年5月30日起施行。
以上是对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法条例的介绍,旨在加强对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中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如您有更多问题,可咨询在线律师,我们将竭诚为您解答。
电子书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区别,并指出用户购买电子书只获得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分享电子书构成侵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将受到处罚,包括复制发行、出版、制作出售等行为均属侵权范畴。
修改权的定义和范围,包括作者修改或授权他人修改其作品的权利以及例外情况。报社、杂志社可在法定范围内对投稿作品进行文字性修改和删节,而美术作品原件的修改权需征得原件所有人的同意。修改权的行使受到法定范围的限制,不能改变作品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著作权保护制度受到冲击。然而,根据中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数字化作品仍然享有著作权保护,因为数字化只是改变了作品的载体,并没有改变作品的独创性和可复制性。在一起案件中,法院判决被告败诉,认定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仍然归原著作权人所有。
互联网媒体依照前款规定转载他人作品,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益。从行为性质上而言,任何未经许可的使用著作权人作品的行为都是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不论其是否以盈利为目的或者是否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