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移交给债权人占有,作为债权的担保。通常情况下,资金不够成为质押物,因为将资金交给对方会失去一般意义上的质押目的。然而,在特殊情况下,经特定化后的金钱也可以进行质押。债务人或第三人将金钱以特户、封金、保证金等形式特定化后,移交给债权人占有,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优先以该金钱受偿。在这种情况下,债务人不能提取资金。
第十七章 质权
第二百零八条: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根据上述规定,债务人或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交付的动产为质押财产。
第二百零九条: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转让的动产不得出质。
第二百一十条:设立质权,当事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质权合同。质权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 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
(二)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三) 质押财产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
(四) 担保的范围;
(五) 质押财产交付的时间。
第二百一十一条:质权人在债务履行期到期前,不得与出质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质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
第二百一十二条:质权自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
第二百一十三条:质权人有权收取质押财产的孳息,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孳息应当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费用。
第二百一十四条: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擅自使用、处分质押财产,给出质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章程的修改通知,包括注册资本、投资额和发起人信息的修改。根据股东大会决议,公司决定调整注册资本和投资人出资额及比例,并对公司章程进行修改。同时,发起人信息也进行了相应的更新。
新公司法中公司设立门槛的变化。新法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额规定,放宽了注册资本登记条件,不再限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使得公司设立条件更加灵活和便利,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好的创业环境。
公司章程的相关内容。章程旨在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章详细列出了公司的形式、名称、住所、法律遵守情况、注册资本、经营范围、股东信息、股东出资方式和出资额、股东权利与义务、
我国刑法对于抽逃出资罪的规定。公司发起人或股东在公司成立后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若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将构成犯罪。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公司发起人或股东。对于此罪行有具体的罚金和刑期规定,并详细描述了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条件和股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