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是规定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的确定性的行政法规。根据该法规第11条的规定,旧城区改建需要征收房屋时,如果大部分被征收人认为征收补偿方案不符合法规的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由被征收人和公众代表参加的听证会,并根据听证会的情况修改方案。需要注意的是,旧城区改建是指危旧房改造项目和城中村整治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听证会是在大部分被征收人不同意征收补偿方案的基础上,由政府主动组织召开的,而不是由被征收人申请召开。
相较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集体土地上的听证问题更加复杂,相关规定散落在各个规范性文件中。总体而言,在整个征收程序中,被征收人有两个阶段启动听证程序的权利:
在征地项目审批前,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十四)的规定,要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告知被征地农民,并经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确认拟征土地现状的调查结果。如果确有必要,国土资源部门应根据相关规定组织听证。这里的“确有必要”是指当被征地农民提出异议并申请听证时,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及时组织听证,听取被征地农民的意见。政府应妥善解决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因此,在这个阶段,只要农民提出申请,政府就应当组织听证。申请者可以是农民或农户,不一定要经过土地所有权人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申请。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十一)的规定,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事人申请听证时,应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听证。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第一轮听证权利是有明确规定的。被征收人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在实践中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做可以为后续征地项目的正式启动省去很多麻烦。
在征地项目经过法定审批后,进入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阶段。根据《征收土地公告办法》第9、10条的规定,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其他权利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异议或要求举行听证会的,应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1个工作日内向相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如果当事人要求听证会,相关部门应当组织听证会。
《国土资源部关于切实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通知》也明确规定,在“两公告一登记”阶段,应认真听取和研究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其他权利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不同意见。如果有人要求举行听证会,应当予以安排。
除了上述阶段的听证程序,被征收人还有其他途径寻求听证程序的机会。如果案件进入行政复议程序,政府仍有可能组织召开听证会以沟通、协调解决办法。然而,上述提到的两轮听证是法规赋予农民的权利,必须得到严格执行。
在维权过程中,被征收人应避免一味地没有意见,直到签订补偿安置协议阶段才提出意见。这种情况只会导致“双输”的局面,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
因此,被征收人应积极把握和运用征收维权中的听证机会。这些机会对于维护自身权益非常重要。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动迁过程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包括配套商品房的产权归属和交易问题,个人房产开发中的替换房屋的土地证办理流程。同时介绍了房屋拆迁补偿的三种方式: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
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程序。从获得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开始,到最终强制拆迁的过程,详细阐述了拆迁过程中需遵循的各项法律程序和步骤。包括获取政府批准文件、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拟定拆迁计划和方案,开设拆迁资金专用账户,申领拆迁许可证,发布拆迁公告
中国关于违法建筑是否可以强拆的问题。文中指出,根据我国的建筑法规,违章建筑是可以强拆的。相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会进行勘查,并依法律程序进行处理。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违章建筑的认定和拆迁补偿问题,涉及区分违法建筑与违章建筑、不同违章建筑的情况以及土地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