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一定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有期限地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金的行为。在资产评估中,土地使用权出让底价由出让方确定。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法律特征包括:
(1) 出让方的主体资格特定,只能是国家;
(2)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有偿、有期限、附条件的土地使用权转移;
(3) 土地使用权出让属于要式法律行为;
(4) 土地使用权出让法律关系是国家与用地者之间的一种资源分配关系,不适用一般民事合同的原则。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主要有协议、招标和拍卖。
土地出让方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
(1) 在受让方未在规定期限内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情况下,有权解除合同,并可请求违约赔偿;
(2) 在受让方未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开发、利用土地的情况下,土地管理部门有权予以纠正,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直至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处罚。
土地出让方应履行的义务主要包括:
(1) 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规定提供出让的土地使用权;
(2) 向受让方提供有关资料和使用该土地的规定。
土地受让方应履行的义务包括:
(1) 在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的规定期限内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依规定办理登记手续,领取土地使用证;
(2) 依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规定和城市规划的要求开发、利用、经营土地;
(3) 如果需要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土地用途,应征得出让方同意并经土地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批准,依照规定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办理登记。
对于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具体情况,需要根据上述法律规定的不同情况进行认定。如果对有关事项的处理不清楚,可以咨询土地管理部门以进行合法的界定。具体情况下,还需要提交规定的材料来进行认定和处理。
单位集资房屋的使用年限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需签订出让合同,并明确不同用途的土地使用权最高年限。单位集资房屋使用年限根据用途确定,居住用地的最高年限为七十年。
国有企业破产时财产归属问题,重点在于财产权属现状模糊不清。国有企业占有不动产和动产,但责任财产范围不明确,导致破产清算财产范围存在争议。国有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分为出让、划拨和承租三种方式取得,其中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在破产时国家不能收回。摘要中概括了
我国关于土地使用权过户的相关法律规定。土地使用权性质为出让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其上的附着物都可以过户。同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所有权转让时,其使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也会随之转让,需要办理过户登记。另外,文章还介绍了土地出让年限及续期的相关
房地产开发商如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问题。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通过出让、转让、拍卖、出租等方式获取。不同的出让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土地用途和条件,包括拍卖、招标、协议和挂牌出让等。各种方式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以确保土地资源的公平、公正和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