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根据国家法律和与土地所有人签订的合同的规定,对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土地使用权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划拨土地使用权和出让土地使用权。
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将土地划拨给本集体村民使用的一种方式。划拨后,土地使用者不得私自转让、出租等。
出让土地使用权是指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可以将土地进行出租、抵押、转让等的一种方式。
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方式包括招标出让、拍卖出让、挂牌出让和协议出让。
招标出让是指在规定的期限内,符合条件的单位或个人以书面投标形式竞投土地使用权,由招标人根据一定要求选择土地使用者的出让方式。适用于开发性用地或有较高技术性要求的建设用地。
拍卖出让又称为竞投,是指土地所有者的代表在指定的时间、地点组织符合条件的土地使用权有意受让人到场,公开叫价竞投土地使用权,按照“价高者得”的原则确定土地使用权受让人。
挂牌出让是指出让人发布挂牌公告,按公告规定的期限将拟出让宗地的交易条件在指定的土地交易场所挂牌公布,接受竞买人的报价申请并更新挂牌价格,根据挂牌期限截止时的出价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
协议出让是指土地的出让方和受让方通过协商方式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方式。一般多用于工业以及政府为调整经济结构而给予优惠政策的项目。
土地使用权的续期是指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届满后的续期。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届满,土地使用者需要继续使用土地,应在届满前一年提出续期申请,符合《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21条第1款前段对土地使用权续期规定的前提条件。
土地使用者提出续期申请后,土地管理部门应在合理期限内尽快作出答复,除非根据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该土地,否则应予以批准。
土地使用权的续期与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性质相同。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于土地使用权的续期申请,除非根据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收回土地,否则应予以批准。而对于土地使用权的出让申请,出让人并无此义务。
综上所述,土地使用权是获得土地的人所拥有的权利,必须通过与土地所有人签订合同来获得。在获得土地使用权后,可以根据法律规定的条款对土地进行出让。但是必须遵守法律规定,以免承担法律责任。
土地抵押登记的流程,包括土地使用权的地价评估与合同签订,抵押登记申请及审查过程,以及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和变更登记等环节。其中,针对不同取得方式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详细阐述了地价评估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同时,也介绍了申请抵押登记所需提交
已经登记的地役权因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发生转移时,需要提交的材料和注意事项。包括不动产登记证明、地役权转移合同等。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地役权与相邻权的区别,如救济请求权、提供便利的内容、适用范围和设立方式的不同。
如何获取股东抽逃出资的证据。文章介绍了股东抽逃出资行为的认定方法和相关法律规定。股东抽逃出资包括多种情形,如将出资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转出等。股东抽逃出资需承担对公司、其他股东及债权人的民事责任。股东出资方式包括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和土地使用权等。获取
国有划拔宅基地的买卖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宅基地属于农村集体土地,其所有权和使用权原则上不能买卖和出让。但在符合规划和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例外处理。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需符合一定条件,且需经政府审核批准。涉及占用农用地还需办理审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