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城镇土地使用税应当向土地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缴纳。如果纳税人使用的土地属于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管辖范围的,应当分别向土地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纳税。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管辖范围内,纳税人跨地区使用的土地,由当地省级地方税务局确定纳税地点。
土地使用税是指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以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依照规定由土地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征收的一种税赋。土地使用税仅在县城以上城市征收,因此也被称为城镇土地使用税。
土地使用税由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缴纳。如果拥有土地使用权的纳税人不在土地所在地,由代管人或实际使用人代为纳税。如果土地使用权未确定或权属纠纷未解决,由实际使用人纳税。如果土地使用权共有,由各共有方按照实际使用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分别纳税。
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是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单位组织测定的土地面积。如果尚未组织测量,但纳税人持有政府部门核发的土地使用证书,以证书确认的土地面积为准。如果尚未核发土地使用证书,应由纳税人根据实际情况申报土地面积。
大、中、小城市的划分依据是根据公安部门登记在册的非农业正式户口人数,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城市规划条例》中的标准进行划分。大城市是指市区及郊区非农业人口总计在50万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市区及郊区非农业人口总计在20万至50万的城市,小城市是指市区及郊区非农业人口总计在20万以下的城市。
人民团体是指经国务院授权的政府部门批准设立或登记备案,并由国家拨付行政事业费的各种社会团体。
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是指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经费、实行全额预算管理或差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这不包括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
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土地是指这些单位本身的办公用地和公务用地。事业单位自用的土地是指这些单位本身的业务用地。宗教寺庙自用的土地是指用于举行宗教仪式等的用地和寺庙内的宗教人员生活用地。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土地是指供公众参观游览的用地及其管理单位的办公用地。以上单位的生产、营业用地和其他用地不属于免税范围,应按规定缴纳土地使用税。
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是指直接用于种植、养殖、饲养等专业用途的土地,不包括农副产品加工场地以及生活、办公用地。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土地使用税的计算依据税率和使用面积而定。不同地区的缴纳期限也有所不同。
土地使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依照规定税额计算征收。单独建造的地下建筑用地,暂按应征税款的50% 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开发商土地使用税缴纳的截止间为按合同约定交付给业主的次月。城镇土地使用税由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缴纳。凡是在上述所称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拥有土地使用权的施工企业,是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目前土地使用税只在镇及镇以上城市开征,因此其全
;城镇土地使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土地面积计量标准为每平方米。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以土地使用证书上确定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尚未核发土地使用证的,暂以纳税人据实申报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待土地面积正式测定后,再按测定的实际面积进行调整,多退少补。对于使用共有使用权面积上的多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