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拿到一份中部地区某省会城市的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其中暴露出的拆迁奖励、补助乱象,令人不得不佩服征收方的“睿智”,也不得不担忧被征收人能否禁得起诱惑,排除得了干扰,最终获取本该属于自己的公平、合理的征收补偿结果……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17条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通常认为,这里规定的补助和奖励不是普惠的、人人都有的。比如,奖励是针对在签约搬迁期限内搬迁的被征收人的,如果被征收人未按期搬迁,就不能够享受政府给予的奖励。而补助则顾名思义,一般是针对生活困难救助、重大疾病救助以及住房困难家庭的。
这份方案规定,被征收人在补偿签约期限内签约(选择货币补偿方式)并在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交房的,另按被征收房屋市场评估价的20%给予补助。货币补偿是当下政府比较推崇的补偿方式,而产权调换则因不能盘活带动房地产市场等因素而受到冷落。然而实践中,选择货币补偿却存在一个非常巨大的风险不容忽视——买不起新房。在大城市房价高涨的今天,究竟能不能相应政府号召毅然选择货币补偿安置,这是需要被征收人好好琢磨的重大问题。
方案中规定,为鼓励被征收人提前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并搬迁,对在2017年1月10日(含)前签约并完成搬迁交房的被征收人按以下方法给予奖励:每提前一天签约并完成搬迁交房的按每户每日200元奖励,最高奖励每户不超过12000元。对此,有律师认为,这种提前搬迁奖励规定与征收中的公平原则不相符合。既然有签约期限的规定,那么奖励与否就应当严格按照这个期限走。至于“相互促进,相互帮助”的“打包”式奖励政策,则更是为人所诟病。这等于是将一个单元、一栋楼中的被征收人人为用利益捆绑起来,构成“发动群众斗群众”的征收方所希望看到的局面。
总而言之,奖励、补助政策的制定具有很强的随意性、目的性,是征收方为被征收人设置的一个“游戏、噱头”。被征收人可以选择参与,也完全有权选择“不玩儿”,毕竟这区区14003元,不是被征收人未来生活、长远生计所能依靠的保障。
棚户区改造中的房屋征收问题。棚户区改造是中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而推出的一项工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根据相关规定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搬迁和临时安置的补偿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也明确了相关标准。针对危房棚户区的改造
农村和城郊房屋拆迁时,院落、围墙和地上附着物的补偿问题。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院落和空地的补偿数额需由评估机构评估,补偿应公平公正,不低于市场价。涉及部门包括国土资源局、乡镇政府、拆迁办和村委会等,各自负责征地公告、补偿方案公告、签订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保护每一位公民的权利。但是对于权利的行使,也是要讲究时效性的。在手心律师网律师团经历过的很多征地拆迁案件中,我们发现很多被征收人其实对维权时机很模糊,导致错过了维权时机,非常可惜。手心律师网律师团提醒大家,征地拆迁案件中,具体的行政
是富是贫,拆迁户的一个签名就能决定。征地拆迁没有全国统一的补偿标准,这也给了征收方压低补偿的空间和机会。怎么签订安置补偿协议,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一旦错签协议,掉入征收方的陷进,想拿合理补偿也就很难了,甚至维权都困难。